前阵子,看了文涛的圆桌讨论武侠的两期节目,有嘉宾徐皓峰先生谈了一些真实武林事迹,顺着也就买了他的几本书,读了一本——《逝去的武林》。没有仔细去读,只算是浏览了一遍,全书主要是李仲轩的回忆录和对形意拳的解读。或许我的现实生活离这远去的真实的武林世界太远,我没有觉得书中有特别吸引自己的地方。或许正如书中所说的:今日的武林逝去了什么?不是拳经拳谱,也不是一拳一脚的技术,这个时代缺得最多的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儿
,生活在当下时代的我,不再是传统中国人的样儿,因而也就无法理解那段武林世界。诚然,书中描绘的那个武林时代确已慢慢离我们的生活远去,我们所理解的武林、武侠都来自于金庸、古龙先生们的武侠小说和相关的影视作品。我们所知道的大都也只是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之类的虚构武功,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所返照的狭义精神和情怀,甚至连这稍有真实的狭义精神也在渐渐远逝。
书中有不少解读形意拳的地方,我对此的整体认识是,形意拳是完全融合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练法上讲求道家的神和气,在练武态度上有很有禅宗意味,讲求顿悟,在处事上则完全以儒家天地君亲的思想为指导。所以,徐浩峰先生所说的过去武林中国人的样儿,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综合体系吧。
书中描绘习武的一些规矩确有些道理。习武潜心静气,不能张扬自负,越是高手越是显得平凡一般,但凡高手真在显现真身大都只在一瞬间的功夫,那一瞬间便是光芒万丈。那么,我们个人在各自的领域,也需要沉住气,修炼自我,积淀涵养,如果出手便是光芒四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