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延禧攻略》算是难得的良心剧,除了宫廷斗,还还原了许多历史知识。
第一集上来,就打了好多宫廷戏一个大嘴巴,一耳三钳。
好嘛,看来以后常演宫廷戏的女主们,要直接打三个耳洞了。
说到耳洞,我常常想,女孩子们难道不疼吗?就平常打个针,都有许多吓哭的,何况是穿个洞,还不能让这个洞愈合,疼哭了有木有!
不过随着历史读的多了,也就释然了,原来人家根本就不疼。怎么个不疼法?
据清代孔尚任《节序同风录》说,十一月十一,俗称的一阳节,传说在这一天给小姑娘穿耳孔不会疼。
为什么不疼?看书的时候也就一眼带过了,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心理作用?类似于我们过年的饺子比平常来的香?也有可能是冬天的缘故,耳朵冻麻了,感觉不到疼?
大概吧。但是,就算疼,人家也有办法。
忘了从哪里看的了,反正是古籍记载,小姑娘到了十岁左右,做母亲的就用米粒之类的东西在她耳垂上反复揉搓,直到耳垂麻木,米粒儿把耳垂压的很薄,然后一针刺入。再用青草穿过,等其自然愈合留洞。看来这属于麻醉手法,哈哈。
不过这个麻醉手法还是挺管用的,依稀记得奶奶讲过,她们那个年代打耳洞,就是长辈用手反复揉捏耳垂,揉的时间长了,你也感觉不到疼了,耳垂也薄了。然后小姑娘就侧躺下来,耳垂底下垫上木板之类硬一点的东西,拿编麻袋引线的锥子对准了,一锤子下去就洞穿了。当然我这一锤子说的有点夸张,只是为了突出那一瞬间。现实操作,肯定是轻轻一下就可以。最后还要从茶叶里捡出那种小枝,穿在耳朵上,防止耳洞自行愈合,如此大功告成。
虽然奶奶说不疼,但我感觉还是挺疼的。也许老一辈人不怕疼?也许现代人太娇气了?都有可能!
当然,确实有我们也不觉得疼的,而且很神奇。
《本草纲目》里说:“铅性又能入肉,故女子以铅珠纴耳,即自穿孔”
可能大家都看不懂,我也一脸懵逼啊。
好在明代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中有记载:“穿耳者,曲铅条而夹耳之肉,久则自通,以铅能入也。”
看来说什么铅能入耳都是瞎话,原来靠的是物理学的压力,耳垂肉比较软,久而久之铅条就把耳垂夹穿了。
看来,我们自制一个钢条夹子,也可以自己打耳洞啊,只是,时间怕是要长一点。
最后,说说耳洞的历史吧。最初打耳洞穿耳钉是古代相对于中原的蛮夷做法,据说是为了区别敌我双方而做的标记(也有一说是给奴隶做的标记)。后来中原人发现了,就因为他们是蛮夷,然后把穿耳洞说成轻贱的行为。但是后来有医者发现穿耳洞有明目的功效(据说是耳垂上有一处穴道影响视力),然后才在中原流行。
不管如何,耳洞在现在也只是一种装饰罢了,我们大可不必追究太多原本的意义。最主要的,现在打耳洞一气呵成,简单方便啊,打个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