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请教大家,不去思考,被动的通过行,来获得知,不能做的我不去知,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带来的是心安,是否更符合实事求是?
思考
尝试回答今天的问题:
- 提出问题的同学可能最大的困惑在于,当认知提升后,却发现了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无能为力的局面,为此他认为在具体实践中,个体越是清醒越是痛苦,而选择放弃思考、随波逐流,安心接受“奶头文化”将是一种新的“处事之道”。
- 个人认为,清醒和痛苦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在于是否真的看清问题的本质,已经是否有正确的态度应对发现的问题。如提问中说到因为清楚知道足球需要多人参与,一旦没有凑到足够多的人而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提问的小伙伴认为自己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就是不够人和自己无能为力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再深看一层,可能会找到不足够人一起踢足球,可能是源于选择的时间不对,自己的足球朋友圈子还不够大,自己没有提前设定一个突然没有人的预案等等。当把问题看清楚了,就可以不再停留在所谓的无力感中。
- 当然现实中的确还是有很多事情,你的确想明白了,但客观条件上并不具备直接改变的能力。这个时候建议结合现实,对于自己心中的价值观进行重新检验。检验自己的设定是否并不符合现实,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否存在于自己没有实事求是的对内自我评价,对外调研分析。
- 最后,关于选择的放弃思考,随波逐流,安心接受“奶头文化”是否可行,我个人认为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生活变得靠外部刺激驱动,无法自主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变得对一切无所谓、无意义,甚至无法承认自己对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