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内向者。
回想起求学历程,虽然当时成绩不算差,但是朋友一直不多,小学初中是一起上的,最后成为好朋友的也就三五个人,高中、大学,研究生,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上学,最后每个阶段能说是朋友的,也都不超过五个,工作以后就更少了。更无奈的是,我似乎对这种没有朋友的境况无比的习惯了,习惯到没有任何动力去改变。
我看过很多职场文章和人生鸡汤,大部分都对内向者是不太有好的,内向者似乎一开始就被认为沟通能力一般,进而职场潜力不高。于是我们看到,很多招聘说明里有这样一条:“性格外向,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内向者沟通能力差不差显然也是一个待考证的问题,就拿我来说,内向者无疑,可是这并不影响工作上的沟通,而对于大多数岗位来说,只要你经历过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你的沟通能力还是可以胜任的,至少在我的行业是这样子。但是很多人却过分拔高了“性格外向”的意义,一般的内向者只是没办法与陌生人做到自来熟而已。
我们与人打交流的本事一般,但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却不少。绘画、园艺、旅游、摄影、音乐、当然还有文字……看,我们可以爱上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除了人类!
文字是一个极好的表达媒介,一拿起笔开始写字的时候,好像就满心欢喜了。看见的画面重新浮现,陌生面庞也开始清晰,我们把感受移植到纸上,笔和纸就像我们大脑神经元的延申。笔端的文字就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我们想怎么写,它就百分百的呈现。在陌生人面前的拘谨,在文字面前完全不存在,我们全情付出,把自己的心剖给它看。
我完全可以想象,路遥在一个人苦写《平凡的人生》时候的快乐。苦吗?当然,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匮乏,更重要的是,路遥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定没有想过这本书能给他带来多少的流量?多少个奖杯?他完全是凭着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在纯粹的写着。他有太多的人生感触只能通过文字的世界来表达。这是文学家的让人羡慕的地方,他们既可以活在当世,也可以用文字为自己构建起另外一个平行世界,他们的生命被拉长放大了。
对别人,我永远都做不到自来熟,文字刚好给我们构筑了一个安静的港湾,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小心翼翼的活着,也不需要带着面具。在这个世界里,文字才是我最好的朋友,它从不对我撒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