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桂林古本《伤寒论》——五脏结

桂林古本《伤寒论》——五脏结

作者: 医者意也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22:28 被阅读0次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

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

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当归二两 牡丹皮三两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枳实二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2)

心脏结,则心中痛,或在心下郁郁不乐,脉大而涩,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主之。若心中热痛而烦,脉大而弦急者,此为实也,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主之。

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方

连翘二两 阿胶一两半 半夏半升(洗)赤小豆三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

黄连三两 阿胶二两 半夏半升(洗)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茯苓三两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3)

肺脏结,胸中闭塞,喘,咳,善悲,脉短而涩,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主之。若咳而唾血,胸中痛,此为实,葶苈括萎桔梗牡丹汤主之。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

百合七枚(洗去沫) 贝母三两 茯苓三两 桔梗二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葶苈括萎桔梗牡丹汤方

葶苈三两(熬) 括萎实大者一枚(捣) 桔梗三两 牡丹皮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4)

脾脏结,腹中满痛,按之如覆杯,甚则腹大而坚,脉沉而紧,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主之。若腹中胀痛,不可按,大便初溏后鞕,转矢气者,此为实,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主之。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

白术二两 枳实二两 桃仁二十七枚(去皮尖) 干姜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

大黄三两 厚朴三两 枳实三两 半夏一升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5)

肾脏结,少腹鞕,隐隐痛,按之如有核,小便乍清乍浊,脉沉细而结,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若小腹急痛,小便赤数者,

此为实,宜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茯苓二两 枳实二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舌上白苔滑者,为难治。

相关文章

  • 桂林古本《伤寒论》——五脏结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 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

  • 古中医眼中的心血管问题

    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脏病 一大块对应的是《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里面的“胸痹” 另一大块对应脉结促的炙甘草汤症 心...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方剂速查

    一.六经总纲 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麻黄汤:麻桂杏甘 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

  • 中医批判之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用五脏分类法,分了个五脏病,还画蛇添足弄了个脑科,然后还有气血津液,肢体经络。 这就是完全漠视伤寒论的六经...

  • 大姨妈那些事

    大姨妈的问题,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归纳为:因身体虚邪气积聚、冷气集结,瘀血结在宫胞,导致大姨妈不来或者乱来。 ...

  • 心脏早博

    张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有言:“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简单说,“脉结代、心动悸”,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早搏...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0四)炙甘草汤

    伤寒论第177条辨:“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脉象结代,心中悸动不宁的,主治用炙甘...

  • 大学〈古本〉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7,安而后能虑8,虑而后能...

  • 《致良知》文选第17~19篇感悟

    17,《大学古本序》 阳明先生对朱熹后来关于《大学》的修订不太认可,他一直提倡学古本《大学》,所以为《大学》古本做...

  • 伤寒太阳病变证:结胸证&痞证(笔记)

    《伤寒论》讲义,P42~53 六、结胸证(P42) (一)结胸辨证 重点:按之痛(主症),寸脉浮(浮主表邪,邪由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桂林古本《伤寒论》——五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xz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