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新闻里放一张脸”

“在新闻里放一张脸”

作者: 东湖之上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15:40 被阅读0次

    杨家德 《 新闻战线 》(2018年第3期)

        近日翻看春节假期以来攒下的厚厚一摞报纸,因时间关系,大多只是匆匆浏览一下,但人民日报的《新春走基层》专栏的稿件,却都是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原因在于,文中用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动故事,展示新时代的新气象和人民生活的新变化,从而使报道“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别具吸引力、感染力。

        这也让笔者想起了蒂莫西?泰勒在其《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书中点评新闻写作方式的一句话——“在新闻里放一张脸”。

        泰勒所说的“在新闻里放一张脸”,是指媒体报道经济议题时,用一个人来开始说故事,也就是典型的“华尔街日报体”。其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构成:一是以具体的事例如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等开头,抓住读者;二是自然过渡,从人物与新闻的交叉点切入,将新闻推到读者面前;三是展开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四是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关系,呼应开头。

        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的稿件,大都体现了这种报道方式,如《好日子“绣”出来》(2月22日)一文,开头一段写道:“‘没想到画点蜡画就能赚钱,还不用天天来,能顾到家。’46岁的苗族妇女杨学芬20来天挣了3000元,也没耽误家里的事,这让她觉得这个年过得格外幸福。”

        “一千万人的死亡只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新闻就是向公众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种方式让人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从而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贴近性。

        “故事化”是如此有效的写作方式,为何我们的新闻里却总是“放不下一脸”?

        这首先是因为记者的作风不扎实,没有真正贯彻“三贴近”原则。习惯了抄讲话、抄材料,不下基层、不走近群众,自然无法发现生动的故事。从更深层次上讲,是因为我们的新闻记者缺少人文关怀。

        记者写报道时,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见数字不见人”“只见成就不见人”,而应有一种对个体存在的尊重和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应善于在各个领域发现人、报道人,抓住人,见事又见人,展现大时代与小人物的休戚相关。

    好日子 “绣”出来

    “没想到画点蜡画就能赚钱,还不用天天来,能顾到家。”46岁的苗族妇女杨学芬20来天挣了3000元,也没耽误家里的事,这让她觉得这个年过得格外幸福。

      与她一样觉得“格外幸福”的,还有同村的50多名绣娘,她们当中最能干的20来天挣了7000元。去年年底,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帮扶下,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成立了“妈妈制造贵州苗族蜡染合作社”,并与电商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聘请设计师对需要的产品进行设计,然后下订单由合作社组织绣娘进行生产制作。

      贵州蜡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织金县,几乎每一个苗族妇女都会蜡染。贵州蜡染笔法严谨细致,所有图案都由绣娘们一笔一笔画出来,但不需要描红的样稿,因为纹样早就印刻在她们心里。

      46岁的杨学芬从10岁开始就跟着妈妈学做蜡染,学得一手好本领。但蜡染对于她来说只是业余爱好,农忙时要下地种庄稼,农闲时要进城打工,“风吹日晒的,别提多辛苦。”即便这样,日子也紧巴巴的。“十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这几年,她要照顾身体不好的丈夫和年龄尚小的孙子,收入来源更少了。“幸亏有了合作社,做工顾家两不误,我要把好日子‘绣’出来。”

      “最主要的是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提升了产品的设计水平。”在合作社负责人杨泽友看来,订单式生产给了绣娘们“稳稳的幸福”。

      “这样一来,非遗就活起来了,活起来的非遗更有价值。”织金县妇联主席黄英表示,“‘非遗+电商’模式不仅能让非遗焕发新生,更让当地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技艺增收致富。”

      “以前是兴趣爱好,现在成致富法宝,如今收入多了,在家里腰板都挺直了!”合作社绣娘阳春的一席话引得大家开怀欢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新闻里放一张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z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