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小伙伴问陈燕老师:是不是一直在践行利他思维,有时候说话,做事,都很替别人着想。她回答,没有刻意,就是习惯了。
听到这样的答复,有些意外。我一直以为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等。
从不知道说话也可以是习惯,仔细一想说话方式确实是习惯引起的。多数人在环境影响下,会形成一套讲话方式,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新闻上常有人说,在单位当领导的父亲,回家以后也习惯用对待下属的说话方式对待家人。
我以为这是因为性格使然,但实际上是习惯,包括我父母,我自己,也这样。
过去困惑于父母为啥说话一定要这么尖锐,直到我自己在同孩子说话,偶尔也会用他们都方式时,才明白,我在无形间受到他们的影响。尽管想要改变,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影响很难消除。
为此,我曾想要去学习说话,始终认为说话是一门艺术。
昨天看到陈燕老师的答复后,突然意识到,倘若不改变说话习惯,就算学习了如何讲话,学习了讲话的底层逻辑,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诚如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说的:“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相信许多人有同样的经历:最好的脾气给了外人,最差的脾气留给亲人。甚至美名其曰,因为亲密,所以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这妥妥的给自己不好的习惯找了一个借口,以爱之名伤害亲人。
不巧的是,我就处在这样的认知里,哪怕早已知道这样的想法不对,也很难根除。
既然意识到是习惯问题,那么,此刻开始,就努力养成好好说话的习惯吧,从对亲人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