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观看了,李笑来时间的朋友第四章:学习
第1章“我的案例”一节,我曾提到过我因运气而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编程知识、因愚蠢而拒绝学习盲打的经历。很多人常常拒绝学习,他们拒绝学习的理由和那些痴迷学习的人一样——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我觉得学习就是自己愿意去学,什么都可以学会,对于那些不想学习,对学习没有什么想恋的来说只是空口白谈。
4.1人不能拒绝学习
4.2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获取知识的途径:
-体验:感觉
-试错(Trail and Error):勇气
-观察:推测
-阅读:知识和经验共享。阅读可以得知他人体验和试错的结果,突破了个体经验和试错的局限。
-思考:正确的思考
4.3经验局限
求知的过程:探求因果关系
有因必有果,但是知道所有果不一定得出正确的因,反之亦然。
科学方法(science methods):突破人类个体局限的系统方法
经验主义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例.进化论与神创论之争
例.五只挨打的猴子:荒谬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4.3.1突破个人有限经验去理解周遭事物和个人(同性恋和色盲)
4.3.2群体经验有限。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人们往往心存恐惧,因为人们害怕未知。群体面临无法体验对的知识,往往会表现的更加疯狂。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是出于恐惧。”
4.3.2许多知识与现有经验相悖
“沟通障碍”: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经验相悖的知识或者信息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自己的心智强大到可以突破个体经验的限制。
4.4自学能力
-信息甄别能力:鉴别输入的信息是否可靠有效
-阅读理解能力:记忆反复重复与文字存档;对比新旧信息概念的区分;联系*新旧信息间建立联系(融会贯通)
-检索能力:建立在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图书馆、互联网)
-写作能力:能够写出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的文章
-实践能力:自学能力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开放心态:用纸笔对抗“选择性输入”。
定期记录。定期找出一段时间将支持、反对、无所谓的论点记录下来。支持与反对的记录理由或者实例、将无法理解的观点中困惑的地方记下来。
反刍。
-了解学习进程:时间与进展不是线性关系,理性对待平台期,进步缓慢时像骆驼一样前进,等待“量变发生质变”。
这个可以分为这几大类,我觉得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学的越多做的越,所得到的知识也就越多,一个人学的多少可以看看他的学识,你就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
下面是我在新浪里面看别人对于这章的理解我摘取一段放到我的文章当中。
人类要是不会阅读,不会记录,不会表达,不会思考,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这个故事流传颇广49:
谈到这里,我们已经触及所有的学习过程,或者说知识传递过程中最大的障碍—“经验主义”。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因为,前面已经提到过—所有的人获取知识的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通过“体验”。经验主义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彻底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根本局限。
首先,个体的经验有限
这就是我对这章的学习 虽然我所写的内容不多大部分是借鉴但是我觉得这些足够我表达对这章的理解与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