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我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说话可能会比较直白粗俗甚至不带脑子,还请优雅的朋友们多多包涵哈~
一个不相关的观点:比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民尊严,我还是更加在乎大国崛起。因为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小民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尊严。
想怼一波那些说“武汉加油”四个字没文化的人。我记得把这个话题整得比较热炒的应该是某篇报纸上的文章吧,据传湾湾著名作家[龙女士]也有类似的观点。
阐述一下比较典型的观点。有的人拿中国网民所刷的,“苍白无力”的“武汉加油”四个大字,与日本在捐赠物资上贴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做对比。这么一比,凸显出什么我就不用说了吧。(观点①)
后来疫情状况有变,中国开始向韩国、日本、意大利、髮国等国家捐赠物资,这些物资上大多也写上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诗词名句。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批人,感觉这是受了日本的启发。有较为激进者认为是因为那批上一个观点(观点①)的支持者发出声音,才让中国人得以想起自己优秀的古代文化,并用到祝福语中去。
首先我不否认的是,日本的捐赠方的做法确实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修养。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认我国后来的捐赠是否有受日本捐赠方的启发,但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没得争论。
不过我认为上述观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
日本那批贴上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祝福语来自于日本HSK事务局。
而“武汉加油”四个字酝酿于中国网络,我个人最早在2020年1月21日晚上看到。这四个字简单、直白、易于传播。
我认为,把一句民间口号和一句事务所的用辞,而且还是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的官方用辞作对比,本来就是不平等的。
部分人自恃很有文化素养,于是觉得看到这种毫无修辞手法的口号就很难受。可是凭什么要强求中国那么多人都一定要那么有文化素养呢?
我国受过较高等教育的人并不是很多,其中还有相当部分人是对文学兴趣不大的理工科专业出身,而以下还有更多没有受过较高等教育的普通民众,具有较深厚文化修养的人毕竟是少数。难道要指望那少数以外的人,他们为武汉送个祝福,都必须要冒一两个成语歇后语古诗词吗?
如此高的文化修养普及水平,中国古代没达到过,中国现在也没达到,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哪个国家目前达到了。
另外一点,那些批判“武汉加油”没有文化的人,你们,真的就这么冷血吗?
我记得寒假没上网课那段时间,我刷B站,有时候能看到弹幕池里刷了满屏的“武汉加油”。我不是个善于流泪的人,但我鼻子给整得酸酸的,鸡皮疙瘩也起了一身。
我是真的感动。我都不是武汉人,我是江苏南通人。
我真的惊异于,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当疫情来临之时,能够异口同声地喊出同一句话,为同一座城市加油。我仿佛能感受到,每一句“武汉加油”的背后,都是一个热诚的中国人,衷心地为自己的同胞声援、祈福。简短的四个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在危难关头,全体中国人伟大的团结精神。
部分人那所谓的“文化修养”,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外在修饰。
外在修饰固然能够增加美感,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比起那些表面上的粉饰,我们更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热诚。
目前已经过了喊“武汉加油”的时间了,武汉目前已经开放,成为了和中国许许多多座城市一样的普通城市,我想有一天我也会去到那座城市,去感受那里的美好事物。只是最近因为这个茬又被提了,有点恼火,所以发了这篇文章。
最后,祝中国仍在紧张抗疫中的几座城市打一场漂亮仗,中国,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