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行为原因,就必须要先了解他的生活史,儿童的所有行为活动都反映他全部的生活和整体人格,如果我们不了解他行为背后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作为老师,我们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理解孩子性格形成的背景,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全的人格!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惩罚一般是弊大于利,针对性具体化的嘉许和表扬更有利于孩子心智成长,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变得恶劣时,我们要不但要注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更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症结所在,帮助修正!
因为有个体,才有了社会制度和习俗,而不是因为有社会制度和习俗才有个体。不可否认,拯救个体的想法归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强迫个体接受千篇一律的社会模式。对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不仅是个体心理学的构建基础,它对学校和学校中难以适应的学生的处理方法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学校必须意识到,儿童是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对于儿童特定的行为,学校绝不能把它们看作一个孤立的音符,而要把它们看作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进行评价和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