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朱永新教授《在阅读与写作中成长》,他说坚持每天1000字练习,几年下来,进步明显。我相信这说法,因为我100字都难以坚持呀。
他说到二八原则,这也是我在新网师常听到的,就是让自己分清哪些重要,重要的事情需要坚持做,比如阅读,比如写作。只要觉得重要,就有时间做。其他的事,可以拖一拖。看来,我经常分不清哪些事情重要,经常把阅读与写作当做不重要的事。看来,我错了。
写什么?写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事。记录教室里的事,记录自己读书的思考,记录学生的事件。
这么说来,我现在就在坚持写100字,是不是也在培养写作的习惯呢?就是有点小儿科吧。
今天,微信群里一位老师截图一个句子,问大家怎么缩句。大家一眼就看出结果。那位老师说自己想法和大家一样,就是给的答案不一样,感觉很矛盾。还说自己学校配套的练习册有很多这样的缩句练习。有些老师说这样的习题没实际意义。
记得很多群里的老师都反对考缩句。
我在想,出题人为什么这样出题呢?
记得我最近读皮连生的《小学语文设计与实施》,书中就介绍了一二年级老师教学生用句子二要素(谁干什么)、三要素(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四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方法教学,学生很容易掌握句子的结构,会运用。我当时听了,也觉得这样教语法效果好。
这就是说,课堂上,我们适当的教点语法也不错,目的是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练习册、考试题就少些这点单调的练习。因为学生在写话中就能体现自己学习的效果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