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师的作品,对写格律诗很有帮助。分享过来,方便以后随时学习。
“三四字互救”效果不错
作者:章润钦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达到互救的效果。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七绝(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还不比正格少。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即是。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刚才是七言诗的例子,再看五言诗的例子。《五律*别墅 》 唐*李山甫的第三句:
此地可求息,开门足野情。窗明雨初歇,日落风更清。
苍藓槎chá根匝,碧烟水面生。玩奇心自乐,暑月听蝉声。
这颔联出句“三四字互换(救)。尾三字由“平仄仄”变成了“仄平仄”,所以称“仄平仄”式。
《五律*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唐*孟浩然的第五句: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这颈联出句“三四字互换(救)。尾三字由“平仄仄”变成了“仄平仄”。在节奏点上,它“连平”了,突破了“二四分明”的口诀。称此为 “鲤鱼翻波”式还比较形象。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首律诗“三四字互换”变格的两句,后面的两句也不是正格!在节奏点上,它是“连仄”了。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种变格——“三四字互救”之二。
又如:
《五律*对酒忆贺监二首之二》 唐*李白的第一句: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这种变格在此诗中是第一句。(变格句式在诗中的实际位置不是固定的,当然,句式是确定的,即“中仄仄平平” 变“中仄平仄平” 。
此句式“三四字互换”,尾三字由“仄平平”变成“平仄平”,用“李白醉酒”形容,还是有点意思。习惯称“太白醉酒”。
又如:
《五律*观鱼潭_》唐*李白的第二句: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这种变格句式,本是基本格式第四句。在此诗中是第二句。(变格句式在诗中的实际位置不是固定的,当然,句式是确定的,即“中仄仄平平”( “更上一层楼”句式)
变“中仄平仄平”( “更上层顶楼”句式)
注意!此诗中第一句“观鱼碧潭上”也是变格,是“三四字互救之一”(鲤鱼翻波)。其句式是基本格式第三句。 即“中平平仄仄”
( “欲穷千里目”句式)
变“中平仄平仄”( “欲穷万寻目”句式)
注意!“鲤鱼翻波”与“太白醉酒”两种变格虽然常有连用,但是并不要求连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