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究竟是什么挡住了普通人的逆袭道路

究竟是什么挡住了普通人的逆袭道路

作者: _张清淡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21:17 被阅读0次
究竟是什么挡住了普通人的逆袭道路

上月,阶层固化话题爆发。

连锁效应。直接导致了近期打破阶层的话题爆发。但看了很多励志文章,最让我觉得接近现实的,只有雾满拦江老师的一段话:

如果你渴望改变命运,冲破现有阶层的束缚,杀入财富城堡。不只是城堡中的人会极力阻止你,城堡之外你所在的阶层,也会拼老命拖住你后腿。

坦白而深刻!

普通人的逆袭道路注定孤独,因为阻挠你的是整个世界。

记得我在文章《多少努力的人,注定优秀而贫穷的活着》一文中,提到过这样的观点:

穷人的贫困,其实都是被迫的。

那些“穷人在怀疑中拒绝,富人在怀疑中证明”的鸡汤,其实都在扯淡,因为穷人并不是天生胆小,而是资源限制。

同样是10000块的投资,对富人来说风险接近于0,但却可能是穷人的全部。所以他们才会变得束手束脚,从而重复陷入贫困陷阱。

当时,很多看了文章的读者,对这些内容都深表认同。纷纷开始感叹自己是如何深陷的...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论他们如何长吁短叹 ,如何骂天道不公。当每段愤愤不平的文字结尾时,他们总会自说自话的给自己埋下希望:

还好,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希望当然是要有的,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留下希望,才会乐观。但也恰恰是这句高发的“学习改变命运”,让我终于弄明白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究竟是什么挡住了普通人的逆袭道路?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吗?

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因为所有的成长和变化,本质上都是消灭了认知盲区。也就是让人从不知道,变成了知道。类似你学会了某段舞蹈,掌握了新的语言,都可以称作消灭了以前的认知盲区,也就是所谓的获得了成长。

这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但这里描述的,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学习状态,是纯粹的技能增长。而回归到脱贫和学习的关系上...

大多数普通人想通过学习逆袭,其实都不太容易。因为我们都逃不过这其中的三大阻碍:教育模式、阶层环境、人性弱点。

(1)

教育:强制的阶层再生产

身边很多人,其实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叫做“读书改变命运”。

所以,尽管他们没想明白读书到底是如何改变了命运,还是坚持把孩子送去学校学习。

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也确实出了很多成功案例。只是更多人没意识到的是。

教育带给我们成长的同时,其实也带给了我们束缚。

因为教育的初衷,从来不是用来给谁改变命运的...

教育系统作为一种教化系统,在建立文明基础的同时,肩负了稳定传递社会传统价值观,保证社会阶层再生产的作用。

没错,教育系统其实更类似工具,类似渠道。从很多层面来看它虽然必不可少。但某种意义上说,它其实又反向加固了阶层壁垒,让穷人持续贫穷。

无论是它的模式内容,还是所谓的学历文凭。

1.1

学校那些不适应社会生存的模式和内容

回顾身边。

其实不难理解“教育不是用来改变命运的”这句话。

假设教育是用来给学子改变命运的...

学生步入社会后,就不该四处碰壁。他们应该抱着学校交给他们的内容,在现实社会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毕竟,脑子里都是改变命运的东西,谁还会因为毕业的到来感到焦虑?

高考落榜的学生,直接踏入社会时为什么哭泣胆怯?因为他们面对失败时的如梦初醒,是惊觉三年的努力被一张薄纸否决,是明白十年寒窗的精神从不被现实社会认可。

回顾整个教育系统。

无论模式,还是内容。你会发现,除了文化部分。它教给我们的,就只有诸如付出定有收获的线性思维、奉献会有回报的高尚道德、人人平等的公平理念,勤劳致富定会成功的奋斗观念...

总之,翻来覆去,没有几个适应现实社会的竞争环境。正如毕业时,老师委婉道来的那样:学校和社会可不太一样...

所以,还有人觉得它是用给你改变命运的吗?当然不是。反而,他可能会让你的命运保持不变。

怎么理解?

任何一种东西能存在千年。其实都有它的高明。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它是文化传承的保障渠道,是建立文明基础的前提。但反过来看,如果它内含的某些模式和价值观一无是处,大不必沿用至今...

直白点说,那些你摸爬滚打多年以后,发现耽误你已久的“传统观念”,于你是拖累,对别人来说可能就另有目的。

当然,这不是个人随意的猜想。其实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早在其著作里提出过教育系统里的再生产理论:

∞教育行动。无论从他的强加方式来看,还是从它强加的内容及对象的范围来看,都全面地符合统治集团或阶级的客观利益,尽管采取的形式总是间接的。

∞实际上,由于教育行动符合在权力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或阶级的利益,他们总是有助于这些集团或阶级之间文化资本分配结构的再生产,从而也助于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说的简单直白些。

教育行动,很多时候就是用来传递传统价值观念的。而因为某些传统价值观念,其实就是有的人为了维护利益,事后总结给你的。所以越是上层阶级,越是在刻意的加强传统价值观念和教育行动的正确性。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怎么理解呢?

如果不告诉你勤俭节约是美德,不把逐利拜金定义为道德败坏,你或许不能在接受自己贫穷的同时,还安慰自己至少道德高尚。如果不告诉你勤劳致富是优良传统,又怎么能让你努力干活的同时,给管理你的人带来足够收入?

诸如此类,如果不从小强制性的从各种渠道给你做些灌输,美其名为正道和美德。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别人生下来就比自己高一等怀恨在心。严重的影响到社会稳定。从而打破那些高等人的安宁,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看吧,阶层其实就是这样稳固的,而阶层稳固社会才稳定。并不是你想象的打破阶层才理所应当。

所以,无论是集团还是阶级的大多数教育行动的内容和模式,你会发现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非暴力手段之嫌。

只是,有趣的是。公司的培训,因为施教者手法的稚嫩,我们经常看得出来背后的利益动机。偶尔就会骂一句:“又给我们洗脑,就想着给自己多赚钱。无耻!”

但因为从来如此。你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是哪里来的?它带有什么目的?你就很少会去思考。尽管你发现从个人发展来看,这些观念不那么有用...

或许这种思考,只有当某一天,我们把眼光放到了世界,才会产生。

当你发现不同国家的人,奋斗观念和人生观念竟然有着这么大的差距。于是也才终于明白,原来不那么坚信你那套奋斗观念的某国人,也不完全是穷逼。这时大概就能理解,每个人从小那套观念,真正带来的是什么...

哦,对了,不是让你在朋友圈把眼光放高。毕竟无论哪里的成功人士,来到了我们的这都会自动变成勤劳致富的典范。

尽管,穷逼和科比都见过凌晨四点的黑暗...

说到这里,有的人大概憋不住要反驳了:教育模式其实已经相对公平的了,他确实给普通人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你不能否定他的价值。

我有否定他的价值吗?没有!人不能不接受教育,一个模式如果利大于弊,不会沿袭千年。

再者,不升几次国旗,不带几块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没人知道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当别人想欺负你的时候,我们都得完蛋。

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某种程度起到了稳定作用,这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教育和逆袭的关系。所以它公平吗?

不公平!比如说学历...

1.2

学历其实加固了阶层壁垒

很多人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太多穷人通过考上名牌大学打破了阶层,自己一定也可以。

其实没有的。你觉得多,只是因为穷人的基数大。所以总觉得很多人成功了。实际上没成功的更多

坦白来说,越穷的人,反而可能性越小。这听起来很不公平。但毕竟学历从来不是用来维护公平的。它的一个核心,就是在传递代表不公平的等级观念...

记得昨天一个加了我微信的读者,向我提问时,第一句话是这么讲的:

我初中毕业,没什么本事,挺自卑的,现在要换工作特别没勇气...

看吧,我们早已经习惯性的用学历来区分高低贵贱、能力大小了。

如果你能有幸看到哪个穷人家庭出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你甚至会发现他们年过半百的父母,佝偻多年的背仿佛都开始要挺直起来。我家终于有个高级人了!

而这时旁边如果站着个其他孩子的父母,她的神情通常就有些失落。或许,当时她觉的家族从此要低级了吧。

当然,这不是最荒诞的。真正糟糕的是,不但我们个人这样认为,整个社会也用这样的标准来评定。

有学历,就带你玩,只是不保证你玩的开心。但倘若你敢一腔热血的,不顾等级的就投入社会这场竞争游戏。那么一定就会有人用最尖刻的行动回应你:

没有学历,你就是个低级货色,你玩个屁啊...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获取学历的过程起码是公平的。这是普通人的希望。但是不得不直说的是。希望是有,但教育本身离不开阶层,你为什么会觉得它公平呢?

早就有调查显示,一个人的学历背景,本身也是由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组成的。就用最近大家常说的高晓松举例。

高晓松的外公是院士,外婆是博士,外舅公是改革家,舅舅是科学家,母亲是教育家,父亲是清华教授。他本人,也上了清华。

而你们家的上下三代什么学历呢?你又毕业于哪里?

所以学历公平吗?不公平。

有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比别人良好,但是在获取学历这条路上他们又要求普通人按照相同的模式一起来公平竞争。

殊不知一个县乡的学校出了个清华学子,普天同庆。而很多优质教育环境里,清华北大的学生能做到批量生产。

大家努力的喊着获得学历打破阶层,其实不过是不断的加固着阶层壁垒。

因为如果社会只认学历,那么越优秀的家庭,往往越能有好学历。于是大多数普通人还没机会登上舞台,就被一票否决掉了...

(2)

阶层环境对穷人的束缚。

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

所以,讲了普通人来自主教育的第一层“阻碍”,我们接着讲第二层:

来自阶层环境的阻碍。

其实环境起到的稳固阶层的作用,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到了。里面最核心的部分,是信息带来的机会。而最可怕的,我称之为束缚魔咒。

机会,虽然是个模糊概念。但这一点其实大家都不会太难理解。

环境,决定了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信息,决定了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和收益。这种逻辑,甚至连写鸡汤故事的人都知道:

李嘉诚的司机到了退休的年纪。李嘉诚准备给司机一笔钱养老。结果司机却说不用了,自己有钱。李嘉诚特别好奇的问道,你就那么点工资,你怎么会有钱?

司机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每次给你开车的时候,听到你打电话,说哪里值得投资,我也会买点。所以久而久之,也存了一点小钱。

这故事当然有些荒诞,毕竟这种穷与富的差距,可能形成一般人不容易跟进的壁垒。但借此要解释的,其实是穷人的信息困境。

通常来说,更优质的资源,更有价值的信息,永远不会出现在普通人那里。高价值的信息,永远在高价值的阶层内流动。而能在你的阶层内流动的,永远是阶层内部带来的内容。正如你不知道哪里的房产要涨,但却听说隔壁店铺在打折。

否则,哪里来所谓的阶层壁垒呢?

所以,那些说什么穷人没有眼光的人,你现在也可以去骂他扯淡。信息流不出来,你能有啥眼光?

当然,这种基础概念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展开纠结了。环境最可怕的地方,是他们对我们的束缚。也是你想通过自己多“学习”改变人生,却难以成功的原因...

说实在的。虽然作为穷人。但我们身边从来不缺那些抱住你的头使劲儿摇晃,要你清醒过来尽早摆脱穷人思维的文章。

虽然我偶尔也写,但这种内容我统称为正确的废话。因为它几乎很难给人带来实质改变。

就像我们常说,听了那么多道理我们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像你为什么收藏了那么多干货和深度好文,现在看来,还是没什么深度。

坦白说,普通人或许就是因为互联网的带来,过量的接触了信息,才引起这么多焦虑。让时代被动进入一个全民学习的虚假繁荣。而这种学习,除了让培训行业兴起。大多没带来实际意义。当然,我是说大多。

如同你也看过很多文章,无论是要让你改变,还是要让你坚持成长的都不在少数。你确实也曾一时感动,一时热泪盈眶的说出豪言壮语。但是扪心自问,是不是很多改变都失败了?

为什么?是你个人品质不行吗?不,是环境。

你的心念和想法的产生,根本原因还是环境暗示,只要环境不改变,暗示很快就会建立新的反射。

这就像要你在精神病人堆里保持正常人的样子,时间久了,你甚至会觉得自己不太正常。

身在穷人堆里。你要一个人在不断接触“贫困信息”的情况下,不断有穷人指导和拉它后腿的情况下,学着富人思考,告诉他一定要脱离穷人思维。同时,还不能让他短期得到变富的反馈。那么,这个难度可以说是无限大的。

这本质上,类似你打算减肥,却总呆在面包店里。你打算看书,却总窝在游戏厅里,你打算省钱,却整天逛商场一样。无效并且错误。

你凭着一时心念,却要和环境不断建立的暗示作斗争,难道谁告诉你胜算很大吗?这就像你打算暂时忘记分手的伤痛,满屋子却是过去的回忆。只要你睁开眼,环境不就又建立了新的暗示了吗?

很多人每天还那么的乐此不疲,我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与天斗其乐无穷吧....

所以穷人学习和改变难,就难在这里了。大多数普通人的身不由己,是因为环境束缚通常遵循马太效应。让“好的愈好,坏的愈坏”。优质的环境能推动你快步向前。而贫困环境则不断把我们拖入深渊。

而且,最糟糕的是,在我们传统价值观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宣扬个人品质,宣扬到违背人性,让人很少思考用环境反向推动自己...

比如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不能坚持,你是穷人思维,所以你个人品质糟糕!你为什么不能吃苦,为什么不能多反思下自己的原因。你不勤奋!

诸如此类吧。但这逻辑合理吗?这不合理!

像我之前一篇文章提到过的那样,如果一件事情总是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基本就很难坚持。而只要工作的工资还不错,再辛苦你却还在打卡...

那些过度宣扬个人品质的人,完全不考虑现实环境,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激发你的短期斗志,或者让你为不能保持高尚品质而感到内疚自责。所以你既浪费了时间,还破坏了心情。

很多培训师和管理者都擅长这一套让你无法反驳的理论,也类似我们一开始说的,既得利益者,都在加强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性。毕竟,当你学会了始终把问题归结于个人品质,他们就永远有一口压榨你的饭可以吃...

来自环境的阻碍,大致就讲到这里。这当然不是穷人的专属,只是说有的人可能有更好的环境。所以环境往往能带给他们更正向的反馈。就像之前的段子说的,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挣钱。经济差的时候,全村人都在打麻将。穷的环境,其实就是一堆打麻将的人吧,毕竟赚钱的事情,我们很难看到...

不过这里并不是说学习和改变无用,相反,他们都是很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没从伙伴抛弃家乡去北上广的行为里,悟出环境的重要性。没在“孟母三迁”的故事里,传承到祖先的智慧。

我还是希望你,至少会选择在书房看书,而不是躺在客厅的沙发上。至少,该知道多接触优秀的人,而不是下班后约着一起游戏开黑...

从小事做起。当你开始用环境指导行为,你会发现你竟然不会因为你老板那套理论,为个人品质低下感到自责了。

(3)

逃不过的人性弱点

讲完了两点相对现实的“阻碍”。其实普通人的逆袭难,已经变得明朗。而对于个人层面的问题。因为人性复杂多变,就只提一点属于穷人的典型弱点。

拒绝尝新。

之前说过,成长是因为有了新的认知。而无论是尝试新环境,还是尝试新观念。其实都能一定程度消灭认知盲区,带来机会和成长。

但穷人的问题,恰恰是拒绝尝新,顽固的持有过去的观念。

尽管那些观念,只给他们带来了贫穷。

对于这种心理模式,总结下来其实还是因为恐惧。但无奈的是,这几乎是穷人的专属,毕竟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普遍偏低...

尝新意味着效率的短期下降,容易让人陷入焦虑,首先就会带来小风险...

记得pc时代刚到来时,身边很多人都在一起学习键盘打字。但当时因为初学者大多是“一指禅”。打字速度相对缓慢。就经常听到同学抱怨键盘打字不如写字高效,很多也因此直接放弃练习。

很多年过去了,他们大多当然也学会了打字。只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确实短视。写字效率比打字高吗?至少,我身边几乎没有人写字速度能超过键盘打字的。

所以,尝新作为脱离自己熟悉范围的摸索行为,对穷人来说,就不是简单的打字效率降低。它可能意味着工作效率的降低。而当200块每天的收入,降低为100块时,人就很容易陷入焦虑了。而穷人,喜欢焦虑吗?不,我们喜欢保障。

其次,尝新代表着探索未知,代表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大风险...

物质层面很好理解。这类似于我们去到不熟悉的城市和环境。往往会选一家见到过的连锁餐厅吃饭。专业术语,叫做降低选择风险。

回归到穷人话题。物质的尝试往往代表着付出可能得不到预期的回报。比如花了高价,结果吃了个很不愉快的饭。所以在他们没有吃一口不高兴就买单走人、换地方吃的底气时。他们往往拒绝承担风险做出尝试。比如,花钱学习。比如,买新工具,提升效率...

精神层面的风险隐蔽一些。你知道,人生是不能没有成就感的。就像屌丝往往就深深沉迷网络游戏,并且他们都只爱玩自己擅长的那一款。

贫穷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会发现越是穷人,越喜欢在酒桌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谈笑间甚至能看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为什么?需要成就感。

这当然没有问题。物质世界的丰富都让别人占领了,难道还不允许我精神世界的装逼吗?没有这样的道理。

但俗话说英雄才能所见略同,也正是因为看法观念相差不大,普通人才形成了自己的群体。所以尝新往往也就代表着离群,代表着放弃自己地盘装逼王的地位,去到一个新领域做菜鸟。而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这种失控的。毕竟物质生活已经过得那么惨了...

但又因为迷恋这种成就感,也就错了思想观念更迭的机会。

看吧,穷人的学习,成本更加高些。因为物质已经匮乏了,而懂你精神世界的就那几个难兄难弟。

同时,更难上加难的是。这些物质精神层面的固守,往往不是你一个人的固守。是一群人的固守,可能来自朋友,可能来自难兄难弟,可能来自你的父母亲戚....

所以,每当你举棋不定,想要告诉他们自己的鸿鹄之志,想要开始新的学习尝试,找些认同时。他们往往只能把自己的恐惧伪装成爱你:

你忘了上次尝试的失败了?你怎么不听安排?怎么那么叛逆?花这种钱不值得!他可能是骗子在洗脑!别跳槽,好好工作,早点升职啊!

当然,现在网络发达,能给你意见的人已经不那么单一了。而且我相信你的生活也还没到一尝新就灭亡的地步。所以,说了那么多,你打算迎难而上吗?

写在最后的话:

我常常做起这样一个梦。

这世界的人,都和我一起生活在一个不断下陷的泥沼里。但是他们和我不同的是...

我生活在泥沼中心,只能露出口鼻,勉强呼吸。他们有的却接近岸边,可以借力岸上支点,露出半个身去。

因此,他们看到了更为辽阔的风景。而我目之所及,只有他们的半个身子,和那些隐约已经上岸的人...

为了保证不被泥沼吞噬,我和身边人在奋力往上。岸上的人也热情的指导着我应该怎么做...

嘿,你别说,听他们的指导,我真的没被吞噬。虽然,也没起来...

挣扎了很久,我很累了。于是问身边的人:为什么别人身子都露出来了,我们的头却还在泥沼里?他们想了想:大概是我们体格不够强壮吧?

说完,我前方一个瘦子,踩着两个体格强壮的人上了岸。隐约还看到岸上有人搭了把手...

我疑惑,问道:岸上的人,不是说体格强壮就能上岸吗?为什么是瘦子上岸了?身边的人又答:不知道啊,你可能看错了,先锻炼吧...

“可是岸在边上、不在中心。没有支点的锻炼下去,我们也只能强壮的活在泥沼里啊?哎,算了,你也不知道,我自己先往边上挪动试试...”

重新思考,旧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究竟是什么挡住了普通人的逆袭道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j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