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很多,阅读了不少,写下了一些小文章,内容却很局限,总停留在熟悉、感兴趣,有经验的领域,就好像在一个小院子里散步,来来回回也没走出去过。
时间长了,也形成了思考舒适区。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界限里思考越来越深,得到也越来越多,但是渐渐的形成了思考的固定区域,这里面困难少,风险小,不用费太多的脑力,就能想到一两个让人满足的道理。
形成了习惯,思考资料的选择面较窄。在做选择时,总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态度动机需要价值观出发,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一方面能让人精一,专注深耕;一方面自我设限,坐井观天。
久而久之,选择性知觉钝感增强,敏锐度好奇心下降,视野与格局的空间被压缩。
增强对外界信息的锐度,始终保持对重点、热点、新奇点得足够敏感与热情。
培养新的兴趣点。延展思考触角,每天选择一到两个新的话题。
巩固既有思考范围。有新不丢旧,在固有关注的基础上,保持有联系的延伸。
运用多种载体。写作的笔触多向开花,一分钟演讲表达多元话题,媒体阅读涉及丰富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