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跟你说想看看你那边的夕阳,并非我眼里无黄昏,并非我抬头所见的黄昏与你的不同,而是我也希望你把你的所见所闻,热气腾腾地分享给我。”
有人说分享欲本身就是一种热情和爱
也有人说分享欲的重点在于回应,没有回应的分享,是对热情和感情的巨大消耗,是渐行渐远的前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和父母之间,好像会生出许多微妙的距离感。小时候的无话不说事无巨细变成了“报喜不报忧”,但比“报喜不报忧”更让人难过的,是“喜忧都不报”。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只会用“还行”“都挺好”“就那样”“没什么事”这样极简的表达来应付父母的关心和询问?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不再清楚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不知道你最爱吃的东西已经变了?
除了分别和距离,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你不再和他们说了,你不再对他们分享你的生活了。
可是,一直见不到你却又遥遥记挂你的父母,真的很想知道你在怎样地生活着,而不是被一句“挺好的”阻断所有通路。
还记得几年前一个电视剧中:女儿回到老家,无意中发现母亲把她曾经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全都存了下来——即使画面里并没有女儿,即使只是些随手拍的日常照。
通过这样的方式,母亲留意着女儿在外面的各种生活细节,“我想知道我女儿在外面爱吃些什么菜啊,喜欢喝什么奶茶啊,吃了什么蛋糕啊,又换了什么颜色的指甲油啊……这样我对你的了解就更多了。”
当父母只能通过朋友圈来了解自己的子女,实在是让人有点难过。
亲人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讲的不是效率,而是细节的交换和往来,哪怕只是琐碎地说些废话,也能让人觉得幸福。
此刻,如果你拉一下你和好友的聊天记录,有多少是正儿八经的严肃话题呢?可能大部分还是些琐碎的、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吧:最近看的电影和书,最近“种草”和“拔草”的物品,一些八卦,一些对工作的吐槽,一些生活里的有趣瞬间,一些“哈哈哈哈哈”……
朋友间的分享常常有一种随意感:班上到一半,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噼里啪啦说些有的没的,能让你从繁杂的工作中跳出来一会儿,心生一丝快乐;盛夏骤雨后或冬天初雪时,好友框会此起彼伏地跳出一些提示,告诉你“快看彩虹!”“下雪了!”;吃到什么好吃的,随手拍一张发群里,再加一句“下次一起来”;哪怕分享的是颓唐和沮丧的情绪,也可以被安稳地接过来……
所有这些,都会让你觉得被挂念、被在意、被需要。
长大后,大家越来越忙,对友谊也是考验,见面要靠凑,屡约不成很正常,回复常常不及时,但无论如何,未曾断裂的分享,其实就是一种对彼此的惦念和对彼此生活的参与。得益于此,在朋友一路走一路散的今天,才有些人能陪伴我们那么久。
人都是有分享欲的,友情和亲情都是靠彼此的分享欲来维系的,如果只有一方有分享欲,另一方很冷淡,说明TA有别的分享渠道,而不是说TA生性冷淡高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