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加工,是一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为什么呢?因为人非圣贤,即使是再优秀的写作者,也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差错。所以,编辑加工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那么,编辑要怎么进行编辑加工呢?从事过编辑工作的人,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必定非常熟悉。有一次,我参加的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社长潘正安所做的编辑加工讲座中,对编辑加工的工作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下面是潘社长关于编辑加工讲座的大致内容。
一、编辑加工的本质:提高稿件质量。
编辑加工的目的是使稿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出版要求。
其重点是从微观上检查、改进稿件,使其做到内容完善,知识准确,逻辑严密,语言通达,体例规范。
二、编辑加工审改的两个标准。
最低标准:通读全稿,改正明显的差错,规范体例。
最高标准:弄清每一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核对最新的标准规范,考虑读者阅读的合理诉求,对稿件做恰到好处的修改,或者提出改进意见并与作者协商修改。
三、编辑加工前的工作。
1.收稿初步验收。
当前,作者交稿前,需要先将稿件的电子版发送给编辑。编辑粗略审读稿件,达到收稿要求才能收稿。如果稿件中存在需要作者修改的大量问题,编辑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供作者修改,确保收稿的稿件质量。
稿件内容存在问题的,编辑要和作者酌情沟通处理。
对于体例不规范、文字标点差错、外文正斜体错误、参考文献不规范应酌情考虑是否要求作者修改。
2.初审。
(1)判断稿件价值,掌握稿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2)达到收稿要求的,考虑后续出版事项,明确编辑加工注意事项。
确定稿件体例格式,以便全稿统一。
确定名词术语标准和其他注意事项。
确定是否编制索引。
(3)未达到收稿要求的,酌情退改或退稿。
四、书稿编辑加工准备:透视书稿。
(1)了解选题组稿和稿件初审情况。
(2)审阅前,了解书稿写作的背景、目的、编写审定过程、作者分工等信息。
(3)审阅目录,了解书稿的内容结构框架。
(4)浏览正文,了解书稿的内容特点、文字质量和格式体例。
五、编辑加工的五个层面的基本工作。
1.政治性、著作权和第三者权益问题审查修改。
(1)稿件的字里行间偶尔出现的可能涉及政治性问题的表述是审稿的难点,编辑要掌握有关知识、审稿程序规范,把好关。
(2)要注意稿件中涉及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商业秘密,以及涉及个人、企业或机构的其他权益问题。
2.阅读价值审查。
(1)要注意稿件的内容取舍、深浅侧重、结构布局、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等。
(2)编辑如发现稿件内容不符合选题要求,应酌情处理。
3.内容正确性审查修改。
编辑要注意稿件中的内容问题包括:知识数据不准确、陈旧;概念错误;公式、化学结构式差错;表格、插图差错。
4.语言性审查修改。
(1)汉语拼音差错。
(2)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
(3)外文、数字、标点符号用法差错。
(4)词语使用不当。
(5)专业名词术语不规范。
(6)语法、修辞、逻辑差错。
(7)表达不贴切。
5.出版规范性审查修改。
(1)阿拉伯数字突出简洁醒目的表达效果,汉字数字突出庄重典雅的表达效果。同一场合出现的数字,遵循同类别同形式的原则选择数字的书写形式。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选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用于计量、编号的数字和习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词语中的数字。用于计量、编号的数字个数不多、不受上下文牵制时,酌情选用数字类型。
优先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非公历纪年、概数和习惯使用汉字数字的词语中的数字。
(2)网络用语要区别对待。
起源于网络、形象生动又符合汉语规范的词语,可以使用,如萌、赞、给力、正能量、接地气等。
网络上流行的,由于汉语过度谐音简化、随意撕拼而来的某些用语,既不符合汉语规范,意义又不明确,离开特定语言环境或受众对象往往难以理解,有的带有低俗、暴力倾向。这类网络用语在稿件中不应使用。
(3)使用规范名词。
优先使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术语,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中规定的药名。
参考使用:相应学科、专业公认权威的辞书、经典教材中的名词。
确实需要自拟名词,尽量参照规范名词。
(4)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科学计量,严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血压单位可用mmHg,首次出现加注换算关系。普及读物可用亩表示土地面积,首次出现加注。
日常生活,可以使用公斤(重量)、公里。
定型词语、文艺作品,特定用法可使用传统单位,如千里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编辑加工的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减少无效劳作,做好增值服务,这也需要编辑具有极高的业务素质。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自我进行学习,并与同行进行交流,有利于编辑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