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叙事者共读《深度思维》。
我虽是理科生,但是更喜欢文艺类书籍,原本对听起来就不怎么文艺的此书兴趣不大。
戴着这副有色眼镜,我倒着看了最后一章,没想到立马被里面精彩的案例和满满的正能量所吸引。
于是, 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偏见,怀着敬畏之心重新打开。这本书,也对我以诚相待,为我展示了一个个思维方法,帮助我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壁垒,重新认识、建构与重建深度思维。
上篇 技术大师
首先是第一章思维逻辑链,用两家公司的管理者是否拥有深度思维的案例,向我们直观展示了拥有深度思维所带来的重大利益。
逻辑链条可以往两个方向延伸,面对一个现象,向前追溯原因,向后追寻结果,这分别对应了5Why思考法和5So思考法。
接着,引导我们如何利用5Why思考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如何利用5So思考法洞悉事物的未来趋势,并且如何将多方法综合使用,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名进阶的思考者。
读完本章,我对班级教学管理的方法又增多了,遇到问题应该深挖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或补救。
第二章,换位思维,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共同认知、摒弃以自我作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才能自如地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我们要进入别人的视角,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想?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思考问题。要建立抽离感,细心观察他人的喜好。
这让我联想到班里的一些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在课堂上玩魔鬼宿舍游戏,彼此之间纠纷不断,“战火”绵延。
接下来,我要换位思考,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想他们所想,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与无助,然后帮助他们一点点来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也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一切值得。
书中还列举了6种典型的人,代表了6种思维特质:全局分析,客观事实,感性直觉,乐观思考,保守行事,创新思维。
“蓝帽子,红帽子,白帽子,黄帽子,黑帽子,绿帽子,”十八个字, 6顶思考帽的使用技巧,更多个性化使用技巧,有待我的实践与摸索。
第3章可视化思维,告诉我们大脑有“内存小”的弱点,所以我们需要图像的辅助才能收到到深度思维的效果。
这也对我们的教学有了指导,适当运用直观教学,通过一些必要的图像,让孩子的思维变的可视化,思考更加直观、宏观与快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