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大学》
止是目标所止,即上一句“止于至善”,至善之所在。也可以理解为你的目标或志向。
有了志向,才能心静不乱,心静才能伸思安稳,安稳才能思维缜密周到,考虑周到才能有所收获。
朱子说:
止,就是所应当停止的地方,即至善之所在。
知之,则志有定向。
静,指心不妄动。
安,即所处而安。
虑,是处事精详。
得,即得其所止。
静是一种境界,如诸葛亮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保持心灵的宁静,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静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顿悟。
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与安适,总令人感佩。
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
怒云狂飙,终为雨露,归于静美。
倘若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里存留下宁静的一角,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寄留,也使我们能够从简单麻木的庸常状态中走出,在喧闹忙碌中分出一点闲暇去体悟生命的真正本源。
—— 曾参《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