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 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可是作为最直接表达方式的“说话”,却始终处于极其边缘的地位,这也很尴尬。——《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马东出品,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著,正是奇葩说智囊团推出的线上音频课程《好好说话》的文字版。
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说话,但如何说话这件事,却从来不在我们的课程之中。这本书中的不少案例都很贴合生活,基本上能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对照。闭卷以后,我回顾过往在沟通上的经历,反思了以下三点说话的误区:
一、无论如何先否定对方,甚至喜欢用主观感受否定对方的客观言论。
沟通过程中,无论认为自己的观点多么有价值,也没有必要否定别人来争取主权。有效沟通, 更多需要建立在和谐愉悦的沟通环境下,强硬的否定别人,往往会破坏双方谈话的心情:就算你的言论多么精彩,一个心情已经被你破坏的人,是不会听你说话的。
尤其是面对比自己专业的人,切勿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否定对方的客观理论(典型的句式就是“我觉得······”)。例如对方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有证据确凿的理论支撑,数据案例摆在面前,你来一句“我觉得不是很好”。
找天试一试,有什么意见想说的时候,若是能说出理由的,就说;若是想不出理由的,就先别说。这样下来,会发现原来我们经常很多意见,但好的理由却很少。
二、喜欢把自己XX年经验挂在嘴边,对不熟悉的内容不屑一顾。
有一位朋友曾经向我吐槽,前阵子他们公司内部为了某项工作开展研讨,有位主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咨询了我朋友的建议。
我的朋友认真地针对当下的市场环境,提出了不少比较创新的想法。可是听完我朋友的阐述以后,那位主管微微一笑,开口便是:“我啊,在这个行业八年了。你提的意见挺好的,不过······”
至此我的朋友已然明白,这位主管咨询建议的行为只是一个仪式,有的人为了让自己显得客观,会象征性地咨询别人意见,但其实无论别人接下来说什么,他根本就没打算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有人跳出了原本的思维框架,提出了比较创新的思路时,若是自己不熟悉的,通常会用“按照我以往的经验······”为理由不屑一顾,固执地坚持自我。
实际上,那些愿意保持谦虚,在真知灼见面前放低姿态的人,其人格形象反而更加高大。
三、自己想表达的观点未说完之前,绝对不允许别人打断。
曾经在同学聚会聊天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同学,他整个晚上都在说话。只要一旦有碰到发言的话题,就一定滔滔不绝,整个过程都会无视其他人。可以想象听众的心理阴影面积,反正,他说的话里,很多我都没有兴趣。
无论是在与亲友聊天,还是在公司的会议上,当你长篇大论地阐述个人观点时,若是有人在你说话的间隙发出暗示,示意想要插话,聪明的人都会懂得从容地暂停,听取受众的意见后,再据此调整自己接下来的阐述。
毕竟当有人意图打断你的时候,证明你的观点引起了共鸣或者质疑,听取受众的观点以后,反而能确保你后面的阐述更贴合需求。
反思
市面上探讨沟通技巧的书籍实在太多,专业的干货和接地气的理论都不难遇见,我们只要愿意,随时随地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可是,并不是看了多少书,读了多少理论,就马上能成为那个领域的达人。甚至不少人会把干货当做鸡汤来读,闭卷以后斗志满满几天,随后便抛诸脑后。
阅读,不求为自己带来多大的变化。可至少,每读一本书,记住一两点触及灵魂的话语,然后从小事开始,让思想或生活产生些许变化,或许便足矣。
最后想引用书中推荐序的一段话:
关于说话这件事,古人有一个说法值得大家借鉴。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如果你相信会有正面的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是真的,又有善意,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樊登
网友评论
第二,说说读完文章的感受。看完后,加深了我对这几点说话误区的印象,容易否定别人,总喜欢展示个人优越感,长篇大论不愿被打断。以后我需要行动起来避免这样的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