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试复习,内心总是有一些排斥,因为难度大就会想放弃,因为不知道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也不知道不做这件事有什么坏处,所以会拖延。成功有什么诀窍么,没有,只是比别人坚持的久一点,只是比别做的细一点,当然,这样累么?我想临阵的追赶才累,而细水长流的习惯才能水到渠成。
选择开始的人很多,能够做完的人很少。完成是一道窄门,门里面的世界,没有走完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日复一日的坚持才会有更好的自己,不尝试是永远体会不到的。这是短板,是限制因素,如果用木桶原理来说,只能盛这些水,可为什么不坚持一下,补好这块并不困难的板子呢。
还是昨天说到的,永远正向反馈。今天做一些《绝对自控》的书摘,“做人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要欺骗自己,可自己却恰恰是最好骗的那个。”人的一生,总不出以下三个阶段:殷切渴望,急于获得肯定;有所成就,不论大小;陷入挫败,或短暂或持续。“渴望、成就、失败”,在成功的时刻,用谦逊和自律来取代自我的诱惑;变得更加有力量,更加刚强,这样,当命运的面孔变得凶蛮,你也不会被失败击溃。简言之,求索使不急不躁,成功时保持谦逊,失败时得以复原。
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重要的技巧。没有这种能力,就谈不上提高和进步。自我的危害就在于使人无法判断自己。天天盯着自己的才华和长处必然是件很爽的事情,可长期下来,我们会被带往何处呢?傲慢、自我陶醉阻碍了人的成长,白日梦和环形同样如此。
要想努力的真实,就必须在真实中努力。不想昙花一现,就必须着眼长远。目标要大,行动要细;看重未来,但活在当下。以行动和求职作为焦点,抛却对地位和他人认可的关注,如此,则野心不再是浮夸的额面具,而成为源源不绝的、可再生的动力。一步接一步,学习、成长;不着急,慢慢来。事实胜于幻想!自我就是成功路上的大敌,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在成功登顶时就不会被自我拖下山崖,而只会变得更加顽强。
做与说,一方生存一方必亡。这就是它们之间唯一的关系了,在别人口若悬河、相互安慰的同时,请你避开喧嚣,暗自努力。
如果我们不够小心警醒,就会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做到梦寐以求的职位时,反而发现自己被曾经的目标侵蚀得面目全非。成名还是成事——生活中莫过于不断的选择。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反过来作用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