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温柔的扼杀》有感

读《温柔的扼杀》有感

作者: 城关街道中心小学王秋菊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04:41 被阅读0次

            习惯了夜深人静时读一段文字,如若读到感兴趣的话,多半会激动过后安然入睡。此刻,若能躺下便是更好。然而,还是想写下读薛老师文章时潸然泪下的感动,尽管我的意识已沉睡,眼皮已无力再打架了。

            简言几句吧。文章处处皆精彩,我寻了一处赠予自己:四季各有其美丽可人的地方,所以会有爱憎厚薄,乃是因表述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表述者,他此时的心境也和从前往后不同。正是因了这些“不同”,芸芸众生才可以活得千姿百态,你我的一生才可以丰富多彩,我们读到的文字才可能具有鲜活的感染力――这是从“自我”流淌出来的生命的力量。这样的“自我”,必须是很好地保持了其完整与独立,没有被外在力量同化了的。

            我找到了伴有泪花的一处文字:前者似的伤痛或许可以交给时间治愈。后者的忧虑,是“祖国”加给他花朵的不该承受之重。如果孩子真的是未来,那这孩子的悲伤――颇有代表性的悲伤,其实就是我们民族的不幸。作为教师,我们无力改变太过沉重和灰色的现实,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对孩子的“讨厌”?没有人希望孩子生活在阴影之中。可是,当阴影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时,我们怎么办?读胡适和鲁迅那一段不幸的童年,一个对于世态炎凉有着深刻敏感的孩子,是因他们少年时代便有了一双特别犀利的眼睛,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幸好当时没有人去抚平他们的忧伤,告诉他生活总是美好的,否则……

            相比于胡适和鲁迅,罗素和王小波小小年纪,没有孩子该有的天真烂漫,一个悲观到了极点,一个狂妄到了可憎。在我们负责任的“工程师”看来,他们必定都是问题少年,必定要施以不遗余力的教育和挽救,使他们变得阳光、童真、谦虚――幸好,他们没有遇到这样的优秀教师。

            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我们曾经有过八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斗志昂扬奔向共产主义的火红年代――那样的年代,今天我们称之为“疯狂”和“愚昧”。只有爱没有憎的心灵是有缺陷的,正如只有高峰没有低谷的山是不可想象的。

            以上是薛瑞萍老师的话。此刻,我想说的是我一直以来都因“扼杀孩子的情感”不成功而深陷苦恼的深渊。我为什么会这样自寻烦恼呢?答案是因同情而又因不能同情。矛盾的心理加剧了自我的烦恼,加深了孩子原本的痛苦体验。自我的浅溥害人,也幸好是浅溥危害尚浅,也好医治。好多年的病症得以寻根,也算是忧虑的馈赠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温柔的扼杀》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sy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