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的口头心里,母亲就是上帝的名字。
——萨克雷(《名利场》作者)
收到小考拉寄来的散文集《恍惚人间》已半个多月,每天细细品读几篇都是意犹未尽。整部文集如朋友般的谈心和倾诉,让人捧起书本不舍放下。
已婚少女小考拉,年纪不大,却有着哲人的智慧。在《恍惚人间》中,小考拉从工作、交友、婚姻、亲情,乃至性侵等社会现象,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母亲节写给母亲的情话》中,小考拉写到:“母亲的爱,象五月的阳光,温暖,不刺眼;像五月的花,明媚,不妖艳;像五月的泉水,清澈,不混沌。有母亲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幸福中,忘却命运的玩弄。”
无疑,小考拉是幸福的,是在母爱的呵护下长大的。也只有象小考拉这样,时刻沐浴着母爱、也深爱母亲的孩子,才能把母爱写得如诗如画。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还包括教育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三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完美人格的塑造,让孩子自信自强自尊自爱,母亲功不可没。

有这样好的母亲,哪个孩子不幸福呢?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偏偏,世上有不幸福的孩子!长大后,他们自动远离母亲,如同躲避洪水猛兽!
这些不幸福的孩子,有母亲,却沦为“有母亲的孤儿”!他们之所以不幸福,少数源于母爱的缺失,更多的则是承受了太多的来自于母亲的伤害!
不幸福的孩子,每个人的身边都出现过。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事——红,老实温柔。工作的时候,全心投入、满面春风,工作之余总是在暗自垂泪。原来,红在家中饱受老公的语言暴力,什么难听骂什么,连带着十来岁的女儿也对红呼来喝去。
红大清早洗衣做饭买菜,然后骑车踩着点赶到单位,晚上回家又是繁重的家务。红的老公和女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闲日子。红累得死去活来,换不来老公和女儿的半点温情。
我们建议红向娘家求助,红这才说了实情。原来,从小母亲就不待见她,只对红的妹妹温言软语。母亲对红总是百般指责,因此红从小懦弱,嫁给这个男人也是遵从母命。亲妈草草地打发了女儿,把红嫁给一个毫无感情基础的男人,就像终于扔掉了家中碍眼的旧物。
在母亲心中没有价值的女儿,对女婿来说,也只不过是一台生育的机器、一个做家务的老妈子,人家怎会珍惜?
善良的红,承受着来自母亲一手造成的恶果。懦弱的红,在余生依旧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
另一个同事娟,在单位独挡一面。她漂亮文雅有才气,又善解人意。可是,她也不幸福。从小,母亲当她是空气,从未给过好脸色,原因就是她是多出来的,她上有哥哥和姐姐,她只是母亲意外怀孕的产物。
娟说:从懂事到中专毕业,她好象从来没有笑过,因为她不快乐。
婚后,娟多次怀孕,都因反应过于强烈而终止妊娠。自己是母亲意外怀孕的产物,是否对怀孕时的娟,也产生了不良的心理暗示?
为此,娟的婚姻差点触礁,无法向亲妈倾诉,因为亲妈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娟只得去教堂寻找着精神寄托,才得以度过那段昏暗的日子。
好在娟有个好婆婆,待她如亲生女儿,百般维护,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娟一直感恩婆婆,却从不提及母亲。
相比之下,文的母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在亲友同事面前,她恭敬有加,人人称赞她好脾气。
回到家里,对老公女儿百般羞辱指责,以此来得到心理平衡和满足。她直言不讳:“我们是一家人,讲话还用考虑?还不是拿话就说!想说啥就说啥!”
这个女人,在中年时,成功地把老公作成了死人;在晚年时,成功地把女儿作成了活死人。
文在和我叙述时,几度落泪,无比伤心。
从文牙牙学语开始,只要文惹她不开心,她张口就骂“你这个臭养汉老婆!”
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罪大恶极?不过是调皮而已。
文说,亲妈这样骂她,一直骂到十几岁!
文的母亲,监控着文的一举一动,及时并恶毒地加以指责。打个比方,桌上两张纸都可以写字,如果文拿了左边的,她一定大声呵斥:“拿右边的!”
文的印象中,亲妈从未和她拉过手,更不用说拥抱了;从未给她买过什么,哪怕是一根棒冰;文穿的衣服、用的护肤品都是父亲买的,父亲却每每被母亲责难:花那钱干啥!
文成年后,被母亲禁止买衣服、见同学、见同事,不准去逛街,不准多洗澡(“前几天不是洗过澡了吗!”),因为那是在浪费钱!总之,奇葩言行一堆又一堆。
除了在家里对文百般羞辱和指责,她更热衷的,莫过于在外人面前痛快地羞辱自己的女儿。她恨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亲手剥下文的衣服,让众人来糟蹋,她在旁边加油助威、拍手称快。总之一句话:女儿越不堪自己才越荣耀!
对于自己的恶行,文的妈妈振振有词:“那怕啥!他们又不是外人!我说你是为你好!!!”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着中伤、迫害女儿的行径,真的是丧心病狂!
在母亲的毒舌之下,文没勇气恋爱,甚至没勇气与人交流,年近四十仍孑然一身。几年前,文再也无法承受母亲的羞辱——她已无法正常工作,只好辞职,彻底封闭了自己,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文,过上了如母所言“混吃等死”的日子。
一位母亲,用最恶毒的语言——那是一把无形的利刃,刺向孩子。可怜的孩子啊,身上不见半点血迹,心头却早已千疮百孔!
文彻底崩溃也幡然醒悟:原以为没有爱情尚有亲情,谁知,今生今世,自己从未得到过亲情!
文说:以前的自己,曾细心呵护着每一份亲情,即使亲人们对自己恶语相加,也会默默承受,因为他们是自己今生最最挚爱的人。现在回想起来,亲妈尚且如此,兄弟姐妹,有哪一个曾对自己和言悦色过!
至此,文与家人渐行渐远。文痛恨自己投胎不长眼,更痛恨自己醒悟得太晚了:半生已过,一切都已无法从头来过。
文告诉我,曾看到一首小诗:妈妈问孩子,你没出生前在做什么?孩子说,我在天上挑妈妈。看到这里,她放声大哭。
挑妈妈
作者/朱尔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我为红伤心,我为娟流泪,我更为文痛哭。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紧紧地拥抱她们!
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最亲的人就是母亲!他(她)最先得到的爱是母爱;对于一个拥有恶母的不幸的孩子来说,他(她)来到这个世界,最先失去的也是母爱。
哪个子女不爱母亲?俗话说“子不嫌母丑”!做为母亲,是否做到了“虎毒不食子”?
既无亲情,爱从何来!这样的母亲,哪配得到子女的爱?从未付出爱,还要亲手在子女的心上割出道道伤口,撒上一把又一把的盐!这样的母亲,自然也就不必去爱她了,因为,她,不配!
2019年底,网上一个贴子“北大博士赴美失联隐情:他想逃离 ‘ 吸血鬼 ’ 父母”,曾引发热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缘何一个堂堂博士,要逃往美国?这是不是现实版的“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
这世间,很多事物都可以选择,唯独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
既然别无选择,就请自动远离吧,自己给自己一条生路,让自己再重生一次。
今生一别,愿生生世世永不再见!
当然,也有极少数极度幸运的孩子。玲,先天唇腭裂,修补后也有痕迹。但她从不自悲,反而自信乐观,性格沉稳,气质优雅。

玲说,妈妈觉得对不起她,为了她不再生育孩子,给了她加倍的爱。
妈妈教玲自信、乐观、爱人爱大自然爱小动物,训练玲优雅的言谈举止,教会玲得体的穿衣打扮……总之,妈妈把玲打造成女孩羡慕、男孩爱慕的幸福女孩。自然,玲是幸福的,更幸福的,是玲的妈妈!
愿这样的妈妈多多益善。
(20200411首发个人公众号“妞言智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