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获得机会和大老板聊天
现在公司的人员越来越多,大老板不能像以前一样,和每个人一对一的交流。他宣布每个月的其中一个下午会把时间分给10个人,一个人20分钟。话题不限。
看到这个消息,我很兴奋。不是因为他是老板,是因为他是我目前工作的公司中最看重客户服务,真正的是想把产品做好的老板。而且非常开明,说话也很直接,很真诚,非常有说服力(我一直希望能有他的表达能力)。每次听他说话,觉得他是一个 Leader 而不是 Boss。老板还有很多表情都给同事拿做当表情包,非常爱搞。
然后当天晚上我我一直在想要和老板聊什么。我担心我想的问题会很老套,听起来很笨。我拿不定主意要问哪一个,不知道我的问题会不会太空虚?我怕给他看出我的不自信。或者如果我的问题让他对我的工作能力有想法怎么办?或者哪一天,我有机会见到他,会很尴尬怎么办?
乱七八糟的想了一个晚上,我的恐惧还是表示放弃吧。
就在安排聊天的前一天,收到信息聊天的名额还有。我想,好吧,这是注定给我的机会,我不能再找借口了。可是我不知道说什么怎么办?
我的“直觉”瞪了“恐惧”一眼:磨叽,到时再看吧!
我也担心继续想太多会吓坏自己,赶紧先预约。先斩后奏。
2. 最后时刻想到了一个问题
在要开始聊天的最后2分钟,我还没有确定我要问什么,心跳快得呼吸都追不上了。
要我临场发挥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面对权威人士,要不我会胡乱说话,要不就一声不出,打死也不出。
幸运的是前面有的人拖长了时间,我的聊天时间要顺延15分钟。
就在最后的5分钟,我想到了巴菲特的记录片,想到巴菲特父母对他的影响。我知道要问什么了:
❝ 你觉得你的父母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点?❞
(在聊天当中,我才发现老板的专业是“经济”。似乎下次的话题已经有了。( ̄▽ ̄))
老板具体回答我不记得了,关键句是“父母对他的 100% 信任”:
⇝ 虽然有时父母不乐意他的抉择,但仍然选择支持他。
⇝ 敢于放手让儿子做可能失败的事情,在问题上抓大放小,不会吹毛求疵。
⇝ 从来不会谈论其它孩子。他妈妈说,我觉得我的儿子很完美,为什么要管其它小孩呢?
听到最后一点,我莫名的鼻子酸。如果有人这样相信我,如果我是这样的相信我的弟弟...
我觉得自己就算不说出来,在内心肯定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其它孩子做比较。
看到别人的孩子能做这个,会做那个,我必定会在脑子里思考如何再让儿子更好一点。
3. 相信孩子首先要先相信自己
虽然在心理我认为自己是真心地接纳和信任孩子的,但是如何有比较的趋向就在根本上就还没有完全接纳和信任。就比如自己觉得对某一方面才能很有自信,但还是忍不住和别人作比较,这样其实还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的才能。
如果换作是我的儿子放弃了一个好机会。我有可能会忍不住这样说:
⇛ 这是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报名呢?
⇛ 只是远程通话,不需要见面,你可以试一试!
⇛ 这么好的机会放弃,有点可惜啊!
虽然看上去还好,可是表现的就是对儿子的不信任。不相信他也知道这是个好机会,不相信他也知道只是通话而已,不相信他也会觉得可惜。
很有可能他会这样回应:
⇛ 我当然知道这是好的机会。
⇛ 我就是不想通话,没什么好说的。
⇛ 放弃就放弃呗,有什么啊!
⊶⊷
我想对将来的自己说,以后要这样说:
⇛ 你和老板没有见过面,说过话,难免是会紧张的。
⇛ 我知道你还没有想到要问什么,你一定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想要好好把握,对吧?
⇛ 我也遇到过和你一样的情况,刚开始我就直接放弃了。然后...
(怎么觉得说得假惺惺的,要继续努力)
⊶⊷
再其实啊,知道怎么说话不重要。如果真的是相信自己的儿子,就自然知道如何说话。
而要相信自己的儿子,首先要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不是失败,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成为失败。相信自己能培养一个负责的,能独立思考的男人。自己的普通并不是坏事,儿子可能也很普通,
如何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我还在努力中。
今天又通知可以和另一个老板聊天,又没勇气了。::>_<::
ρs:
其实这篇文章已经写了有一个月多了,总觉得没有重点,标题不搭配,迟迟不想发。今天再看,其实已经将我脑子里的东西都挤出来了,反正是让自省的,写得还对得起自己。
ρρѕ:
这一个月不自觉得让自己陷入了各种学习方法论的文章,音频,视频,书籍,迟点和大家分享学习所得。
我的目标是想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读书系统和笔记系统,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孩子,将自己证实的学习方法传授给我的孩子Y(_)Y。不过,这些估计要明年才能分享,还在打磨中。
ρρρѕ:
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纠结要读哪一本育儿书。听了有声书的《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训练》,《无条件养育》,《魔法岁月0到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听了70-90%。听得太多育儿书,我觉得更加混乱了。还有《游戏力》,《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也想听听。
不过,我觉得自己应该去读一本儿童心理学,这些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对我的孩子不能完全套用,我需要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创建自己的方法论是最好的。
目前正在考虑《孩子:挑战》,可惜这本书有些年代了,书中的建议已经不适用了,我能分辨出来吗?
相关文章: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