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对五个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又深入了不少。
这五类需求是逐层递进的,最终是自我实现。他认为人类的完美人格就是自我实现者,而自我实现的前提是其他需求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
自我实现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套用托尔斯泰的话,幸福的人都是相同的,但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五大需求中,前两个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更多的是内在需求,爱的需求和自尊的需求开始从内心走向外部世界,更多地依赖社会中的关系,而自我实现的需求更进一步,走向了对宇宙、世界、人类等超然知识的关心。
低级需求更接近动物性,一旦被剥夺更容易引发疾病;高级需求没有被满足则并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弹。但是,如果高级需求被满足,则他们更加能够忍受低级需求被剥夺所带来的痛苦。
如此分析的话,审美需求就很难插到中间去,如果把它放在第三层需求,则似乎这一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的动物性,被剥夺似乎也并不会产生太大问题。如果把它放到自我实现的前面,则它似乎更少社会性,更多的是内在需求。
马斯洛将审美需求单独拿出来说,也是迫不得以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