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家民俗“铙钹花”的传承与香花派的发展

客家民俗“铙钹花”的传承与香花派的发展

作者: 皮皮圆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21:54 被阅读0次

    客家民俗“铙钹花”的传承与香花派的发展 


    摘要:“铙钹花”是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而它自身,则是香花派的一种法事形式。“铙钹花”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并且在2009年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梅州的嘉应学院也已开设了民俗舞蹈课程,把铙钹花融入到舞蹈教学中。“铙钹花”的舞蹈动作也是千变万化,具有极高的难度性以及极强的观赏性,具有告慰亡灵、娱神祈神、表达孝敬等重要意义。将“铙钹花”带来梅州客家地区的是香花僧人。因此“铙钹花”的传入与发展,与香花派在当地的发展关系密切,也得益于香花文化与梅州客家文化的切合,“铙钹花”得以流传至今。

    关键词:铙钹花   香花派   客家民俗


    一、“铙钹花”的独特形式

           “铙钹花”,顾名思义就是僧人或斋嫲在办法事时用“铙钹”表演的一种舞蹈,梅州地区大部分由僧人表演,斋嫲极少数。“铙钹”,即僧人们做法事常用的一种法器,铜制,铙钹的面直径30厘米,脐直径5厘米、高3厘米,重约2公斤。

           表演“铙钹花”时,一般选址在祠堂门前的宽敞平地上,铺展一张草席,由1到2名僧人在此之上或站或坐来表演打铙钹花,草席旁放有一支2米左右的细长竹竿做道具辅助表演。僧人娴熟地将铙钹放于指尖或竹竿上不停旋转,时而迅速高高抛出再稳稳接住,时而变着姿态将两个铙钹互相旋转摆出花式。以草席为中心,2米开外的一面坐着两三名僧人敲铜锣、手拍铙钹来为表演伴奏,另外三面供办法事的主家或是附近邻居围成一圈观看,观看久了人们时常就席地而坐。面向观众的草席前还放有一个铜钵,是看客们给精彩的铙钹花表演打赏用的。

           打“铙钹花”大部分僧人表演有一个半小时,也有长达三小时的。而舞蹈动作也是千变万化,具有极高的难度性以及极强的观赏性,传统的表演套路还有分上、中、下三架,共有一百零八式。有“猛虎跳墙”“赶鸡入窝”“秕谷逗鸡”“鹤立鸡群”“蜻蜓点水”“猴哥挑水”等模仿动物生活的动作,也有“乌云遮月”“枫树脱叶”这种刻画自然景象的动作,还有“赖地割草”“关公脱靴”“畚箕垃笃”这种描绘人们生产情形的动作,趣味十足。除此之外,还有“黄龙身”“短红莲”“长红莲”“独角莲”“观音坐莲”“五子登科”“猿猴奉果”等这种充满佛教意义的动作,而铙钹本身是圆形状,僧人表演时不停旋转手中的铙钹这一动作,其实就是象征着佛教“六道轮回”的意义。

           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对于经历法事次数不算多的他们而言,附近有人家做法事其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因为可以看到他们最期盼的打“铙钹花”,炫酷如杂技的表演令他们新鲜惊奇感十足。每次有“铙钹花”表演,围绕观看的人群中大半部分都是小孩,许多是从附近或朋友处听到信息前来观看的,而每到表演的精彩时刻,他们总会像大人讨要赏钱,上前给予打赏,期盼下一轮更精彩的表表演。可以说,打“铙钹花”自幼便已扎根在客家人们的心中,并且成为一种提起葬礼做法事便必会想到的民俗。

    二、“铙钹花”的自身意义

    (一)娱神祈神

           人们认为“铙钹”作为佛家法器,具有与神沟通的法性。通过打“铙钹花”,模仿动物“猛虎跳墙”“赶鸡入窝”“秕谷逗鸡”“鹤立鸡群”“蜻蜓点水”“猴哥挑水”等动作娱乐神明,再表明内心美好愿望“黄龙身”“短红莲”“长红莲”“独角莲”“观音坐莲”“五子登科”“猿猴奉果”等动作祈求神明实现。

    (二)告慰亡灵

            “铙钹花”作为香花葬礼法事的形式之一,首先便是告慰亡灵。上文我们有提及到“铙钹花”诸如“赖地割草”“关公脱靴”“畚箕垃笃”等描绘人们生产情形的动作,实际上便是为悼念亡灵而生的。僧人们以这种充满人间俗味的舞蹈,为亡灵做最后一场相送。而僧人们不停旋转手中的圆形铙钹的这一动作,象征的“六道轮回”意义,更是为亡灵而做,希望亡灵能放下尘世,顺利轮回,重获生命。

    (三)表达孝敬

           香花派是一宗极重儒家思想的流派,人们办葬礼做法事源于子孙对长辈的孝与敬。客家人认为把葬礼办得越隆重,可以显示亡者生前活得越好,同时走得越风光。“铙钹花”打的越精彩,表达子孙对长辈的孝敬越深厚。

    三、“铙钹花”传承的基土——香花派的发展

           打“铙钹花”是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而它自身,则是香花派的一种法事形式。“铙钹花”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并且在2009年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梅州的嘉应学院也已开设了民俗舞蹈课程,把铙钹花融入到舞蹈教学中。

    (一)“钹”的历史发展

           随着佛教的传入,“钹”于公元350年左右随着“天竺乐”由印度传入中国,北魏时期民间已十分流行。早期用于贵族的佛教仪式和宫廷表演中,后经佛教高僧以及民间艺人的宣传,广泛传播于民间杂技表演中。耍钹是老北京七十二行当之一,彝族、侗族、瑶族也有传统的钹舞。据可考证历史记载,“铙钹花”最初流行于福建省连城县,当时被称为“连钹花”,后传到福建省莆田地区,才更名为“铙钹花”。而后约莫宋朝末年随着人口迁移传入梅县一带。[1]

    (二)香花派的历史发展

           当时带领着“钹”来到梅州的僧人们,是佛教香花一派,因此“铙钹花”的传入与发展,与香花派在当地的发展关系密切,也得益于香花文化与梅州客家文化的切合,“铙钹花”得以流传至今。

           香花派的祖师是何南凤,广东梅州兴宁人,字道见,又有息三、海圣、雷山释子、梦观居士、知非行者、牧原尚等别名或法号。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卒于清顺治八年(1651),世寿64岁。何南凤生在一个儒生家庭,自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他天资聪敏,博览群书,15岁入县学,成为廪生。28岁那年,更一举应广东乡试得捷,成为举人。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熏陶,对他后来崇佛后改造香花派文化具有深远重要的影响。《塔志铭》云何南凤:“又以水发从源,叶落归根,穷年寻踪问祖,正欲踏着娘生鼻孔。 老母在家佛在堂而外求,其谁信之? 于是杖屐归省,依依亲舍者数年……(此后)虽去常,毕竟不远母舍,时通消息,以示返本还源之意。此和尚发第四宏愿也。”便是他儒家“孝”思想的深刻体现。[2]

           李国泰先生编撰的《何南凤与客家“香花佛事”附訒堂余稿》记载道:“发懒梳故剃,懒剃故作头陀,懒作头陀,故又束发。 ……时而僧帽,时而儒冠,时而素斋,时而荤酒。 时而僧寺,时而亲家,怡然乐之,无厌离想焉。 ”表明何南凤是不拘于佛教以往的僧规教律,一派“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作风。

           因此也有人对他僧人提出执意。而从何南凤的《观音赞》:“靓妆素服宴坐,有鱼不敲,有经不课。 不是救苦观音,乃是自在禅那……切莫认作他人,家家原有一个。”以及《观音救苦偈》:“此心为主神为辅,休向他神求救苦。 自苦自救自观音,外觅观音堕邪路。 ”等诗词作品中,都体现了他对禅宗依靠自我解脱苦海的核心内涵的深刻领悟与独到见解,质疑不攻自破。[3]

          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传统中原文化的儒家文化扎心入骨,把“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作为社会道德标准,时至今日,客家男人多“大男子主义”,客家妇女多贤惠能干的典型仍然有很大部分存在。而他们在迁徙过程中融入了当地土著文化,使得客家民风充满淳朴的“土”味。这样形成的客家文化,使得客家人迅速接受了“香花派”兼有儒家的“孝悌、仁义、诚信”文化以及佛家六道轮回、因果善报等理念的香花文化。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香花派在梅州客家地区的势力扎根发芽、不断壮大,成为今天最大的门派。而香花法事,也成为了当地人们葬礼绝大部分形式。这也是“铙钹花”能成为客家民俗不断传承下来的原因——香花文化的发展。

    四、总结

           “铙钹花”是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是僧人或斋嫲在办法事时用“铙钹”表演的一种舞蹈。“铙钹花”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并且在2009年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梅州的嘉应学院也已开设了民俗舞蹈课程,把铙钹花融入到舞蹈教学中。“铙钹花”能一路发展传承下来,与其舞蹈自身的高难度性、强观赏性、动作千姿百态等优点,还有告慰亡灵、娱神祈神、表达孝敬等意义具有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与香花派在客家地区的发展密切相关。香花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切合与相融,为打“铙钹花”成为一种客家民俗并且传承至今奠定了沃实基土。

    参考文件:

    [1]何碧帆等《铙钹花:奇异惊险的民间绝技》[N].梅州日报,2010 -01-17(1).

    [2]李国泰《何南凤与客家“香花佛事”附訒堂余稿》

    [3]谢重光《粤东香花派祖师何南凤佛教改革思想试析》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8

    “铙钹花”动作之“赖地割草” 打“铙钹花”表演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家民俗“铙钹花”的传承与香花派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vd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