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讲:快速消灭负面情绪的三大技巧~何季颖
1:焦虑正面提示你需要花一些精力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情绪就像一个钟摆,有兴趣的人有真实的情感。负面情绪是来给你送礼物的。
2.悲伤正面意义让你知道此时此刻有一些东西需要你珍惜的。负面情绪影响我了,怎么办?每个人是有基本情绪。马太效应:强者愈强,积极的人更积极。
3.消除负面情绪的技巧:
(1)大脑奖励机制:大脑通过荷尔蒙机制来调节情绪;运动改变大脑从而快速的转变情绪状态。
(2)团体奖励: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画画疗愈、电影疗愈、朗读疗愈、运动学校、舞动学校、家长学校、手工学校、摄影学校……
十九讲:“心偶”小物件家庭身心疗愈技能~张晓红
1.心偶属于艺术治疗形式。起源于系统排列技术中的小物件排列技术,借鉴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动态创造和演绎方式。
2.心偶治疗师的工作原则:禁止评判、感官体验、验证假设。接受尊重、界限、耐心。
3.认识情绪:情绪智能(情商)的内涵:管理自己的情绪、有效地推动自己、认识别人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
4.情绪状态中的应急障碍:急性应急障碍、创伤后应急障碍、适应障碍。
5.自我情绪管理:改变信念、提升自我、重建模式、疗愈关系。
6.色彩对情绪的影响:有八种颜色与性格特征相对应,分别是红色、橘色、黄色、绿色、土耳其蓝色(浅蓝)、蓝色、紫色和洋红色(玫红或粉红)。
可以透过颜色来反映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增强自我认知,并在生活中达到更好的平衡和环境强化。
7.心偶身心疗愈技术的要点:
(1)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接受、共情、安全、现实、感应。
(2)注重象征性寓意表达:守护、陪伴、倾听、想象:引导。
(3)心灵花园与心理重建:诚心、慈悲、创造、转化、治愈。
8.感受自我法
(1)深呼吸、放松。
(2)觉察放下的身心状态,全然的接受。
(3)从心偶中选择一个自己的代表,仔细观察心偶的颜色、形状、体会握在手里的感觉。
(4)觉察一下,为什么选择它?允许所有的感受涌现出来。
(5)把自己的心偶代表摆放在面前,看着它,你想对它说什么?(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在内心表达)
(6)把心偶捧在手里,双手合拢,感受它,在心里对他说一些只有你们俩才能知道的秘密,把心偶收在胸口,感受它,再对它说一些话(可以说出来,也可以在内心表达)
(7)感觉足够时,深呼吸,放松,回来。
(8)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一个色彩卡片,按照色彩解读提示,创造当下属于自己的色彩 宣言,写下来放在人偶代表旁,朗诵三遍。
二十二讲:陪伴过程中的移情及反移情技术~林贻真
1.抑郁症患者最大的特点情绪非常低落,夸大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恶意,把善意屏蔽掉。助人者最大的特点是无助、愤怒。
2.躯体化。懒惰、经常用身体某一症状糖塞的时候,可能就是抑郁了。对父母的移情是我希望妈妈了解我。
3.陪伴抑郁症。所有的情绪天然具有传染性,人天生具有同理心,共情。抑郁症第一阶段以情绪为主导,第二阶段认知很负面。陪伴者要做到:明白对方是病人,跟抑郁症患者辩论,没有用,反而会加重对方的症状。陪伴抑郁症患者要处理好自己的反移情,我知道,我理解,疏导好自己情绪,陪伴者要有更大的能量。
4.抑郁症患者会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你身上,陪伴者要安静的听,不断对自己说跟我没关系,我在帮助你,他只是在找一个发泄的出口。他不向你发泄的时候问题更大。
5.抑郁症患者对社会负面新闻很愤怒,比较容易有挫折感,有点偏执,陪伴者做到我在听,我理解,我共情,不要争执。
6.怎么面对你的沮丧感。抑郁症患者治疗可能走三步退两步,会起起伏伏,反反复复,不会好得太快,要有打持久战准备,不要有沮丧感。
7.抑郁症到了中期,把什么事都往绝对化,要做到不被拉进去。
8.当我们觉得我们帮助无效的时候,要记住帮助肯定是有帮助的,要做到定海神针,光明使者。坚定而温暖。
9.要在患者所有的反应中汲取正面资源。孩子能依赖你,是好事。孩子发作的时候,妈妈看着他说,妈妈知道了,你很难过。
10.家长要思想准备,会被动卷入社会隔离中。
11.负面情绪传染,提醒自己,因为我爱你,我才容易被传染。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只要愿意说出来,念头就会弱很多。陪伴者要有抱团取暖的团队。有发泄的渠道,只要听就行。
12.《钟形罩》《你爱的人郁闷时该怎么办》
13.遇到抑郁症患者怎么办?不着急,陪着他就行。家长没羞耻感,站起来,孩子就能站起来。抑郁症就是心里感冒,没什么。很多优秀的人年轻时得过抑郁症,后来也过得很好,取得很好的成绩。接受自己所有的感觉。那么难受,你还在……你真棒。
14.抑郁症的好转跟睡眠有关,睡眠好了,症状就好了。抑郁症患者最怕被抛弃,但是又不断挑战家长的极限,家长要不抛弃,不放弃,但是不过度陪伴,不过多赔礼道歉。不要在患者最难受的时候激励他。目标很小很小,不要提遥远的目标,小目标也不要提太多。不要离患者太近,给他一定的空间。
15.丑小鸭效应,白天鹅对丑小鸭说,我曾经也是丑小鸭,这句话对对方是一种力量。
二十三讲 :青少年抑郁的陪伴~亲亲
1.你是善意的看到孩子吗?
如果他们通过正常的途径就可以获得快乐,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他们的确不快乐,或者失去了获得快乐的能力。
痛苦是真实的,你承认他的痛苦,就是接纳的一个巨大的部分,哪怕你不理解。
2.痛苦是真实存在的,痛苦不代表脆弱,痛苦不需要比较,不代表爸妈做得不够好,不代表痛苦必须要被消灭,允许痛苦,就是一种最大的善意。
3.你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吗?站在他们的年纪看他们。
(1)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年纪”青春期孩子特有的生长需求、人格特征等,不存在“回过头再看”“如果重来一次”“其实那时候是不需要……”;青春期孩子虽然身体跟成年人较为接近,但是他们的心理仍然在发展中,你的“回头看”,并不在孩子这个年龄真正的能力内。如:青春期孩子的“同一性危机”
(2) 我并不清楚我想要的支持。
我那时候是混乱、新奇、怨愤、迷惘的。
虽然感受到自己状态很不对,但是我同样不知道怎样的感受是对的。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支持。
家长主动了解孩子的状态,递出橄榄枝,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需求。
4.帮助孩子创造人际关系链接的机会。
(1)与同样的抑郁孩子玩耍有利有弊。
(2)跟普通孩子玩耍时有价值的。
(3)反思自己的同伴关系,你有能够支持到你的好朋友吗?
(4)和亲朋好友带着孩子去玩吧!
(5)帮孩子结交一个“智者”。
5.沟通陪伴过程中的雷。
(1)不要用心理学的技巧,试图搞定我。
(2)“三不原则”的运用,不应该让我孤立无援:完善你自己,做孩子的父母,看见真实的孩子。
(3)我伤害了我自己,但是你的反应让我害怕:看见流血会让我内心平静下来,作为陪伴者,也许你一句“你一定很痛苦”已经很足够。
(4)我知道那个咨询师跟你是一伙的,我不想聊。作为陪伴者,非常忌讳让孩子认为你和家长已经达成共谋。
(5)我不想当那个“害得”你那么痛苦的孩子:不要试图让孩子去理解父母因自己而造成影响,尤其在愤怒仇亲阶段的孩子~愤怒本身就有功能,用于淡化自我攻击。
(6)别总是夸我“很棒”,这话你自己也不信吧。
(7)你明明很不开心,为什么还要假装呢(给家长)。
(8)我不想你痛哭流涕地说对不起,这让我很愤怒。
6.针对孩子现状,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对于陪伴者而言,你跟孩子的关系一定是所有一切的第一位。
青春期的孩子,他缺的是方向和力量,而不是技术。孩子完全可以和陪伴者和家长探讨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运用自己的知识获取的途径来确定自己做事的方法。唯一的前提是,你们是否已经回到了正确的位置。
7.孩子休学现状下,治疗表面还是解决根源……
休学需要具备的三个核心能力:
(1)人际交往的需要和信心。
(2)具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
(3)接纳事物发展的不唯一性。(不是非黑即白的)
8.带领孩子做志愿者工作,当志愿者是多效合一的自救手段。
(1)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但这并不会成为太大的压力~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2)有机会做出成绩,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改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
(3)有机会在实践中撇除非黑即白的思想,提高悦纳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二十四讲:陪伴中家属的情绪管理~邱仲瑶
1.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类特殊动机,能够帮助我们注意重要情境并对其作出反应,也有助于我们与他人交流意向。无意识情绪:内隐记忆相关。有意识情绪:外显记忆相关。
积极情绪跟~趋近情绪~多巴胺奖赏系统。
消极情绪~回避情绪~杏仁核。
2.情绪的构成元素:生理唤醒、主观感受、认知解释、行为反应。
3.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家属稳定情绪的作用:定海神针、生长的土壤、康复的保证、助力的前提。
情绪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习得的。
4.发展情绪智力:感知情绪~理解情绪~运用情绪(用正向的情绪感染、影响对方;学会表达情绪;不过度控制;不用情绪勒索;拒绝不加克制的发泄情绪)~管理情绪(暂停两分钟、管理面部表情提前管理、经常复盘)。
二十五讲:郁金香陪伴者经验分享~小白
陪伴者的自我修养:
抑郁症患者也能正常工作,正常生活。真诚和善良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1.先照顾好自己:不过耗(把自己变成管道,而不是容器)、不过界(我们不是医生,只是倾听和陪伴)、不救世主(陪伴过程很多时候很无力,不要强扭)。
2.要有输出,得有输入:积累(案例积累、学习的积累)、总结、学习。
3.助人自助,渡人渡己:价值、福报、受益。
当你真正的感恩抑郁症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好了。
我们来到世界上不是为了索取,是为世界提供服务与价值。
真诚、善良、温暖、自省。
二十六讲:康复者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划。
1.社会适应能力:劳动能力、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2.最理想的康复状态:全面融入社会,持续岗位实践。
3.如何融入社会,持续岗位实践:
(1)准备:生理准备(药物调整、睡眠调整)、心理准备(觉察工作动力、心理状态调整、挫折与压力准备)、生活准备(衣食住行安排、家庭关系协调、药物安排)、应聘准备(自我优劣分析:扬长避短、择业方向选择:合适才是最好的、相关资料准备:简历、机构背景等、社会资源联络:关系也是生产力)。
(2)起航:志愿者体验、过渡性岗位、合理设定、通过面试、岗前准备。
融入社会是首要,赚钱是次要。
(3)调整:
心态调整:接纳、平和、感恩、底线思维、避免好高骛远。
行为调整:规范、稳妥、认真、踏实、仔细、避免丢三落四。
目标调整:自评、他评、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4)持续
职业规划:自我优劣分析、岗位任职能力分析、中长期规划。
学习成长:取长补短、培训、拜师、学习、提升、学无止境。
释放情绪:及时觉察情绪、合理释放压力:劳逸结合、自我调节。
防止复发:遵守医嘱、减轻工作、放缓节奏、适时休假、寻求帮助。
4.生活与工作是最好的疗愈场
记住该记住、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最好的康复是在岗位实践中逐步实现……
离梦想最短的距离是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