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必须把孩子权利放在首位
- 教育不是行政事务,而是一种把孩子培养成人的艺术。创造艺术的人是自由的人,父母应成为作为自由人的教师的坚强后盾
- 以孩子为本位,不以家长为本位:站在孩子立场指导父母科学育儿,尊重孩子个性,培养创造性,培育健壮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 以母亲为中心,不以医生为中心
品质
- 要有活力
- 要有独立意识
- 要有自尊心、责任感,也要会尊重别人
- 要学会合作,有创造性(与小伙伴一起玩,通过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孩子融入社会。)
- 虽说考试成绩好,但不一定人品就优秀。诚实、宽容、敦厚、体谅、谦虚、正义感、果断、牺牲精神等是通过考试测验不到的。
能力
- 可以自己读书、探索
- 认识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 集体生活、行动、合作、责任感、表达
习惯
- 回家马上洗手
- 玩之前先完成作业
培养
- 让其自由游戏
- 锻炼身体,培养精力集中
- 发现天分、发挥天分,什么样的天分都可以
- 要有朋友,邀请朋友来家玩(孩子父母之间也要互相往来,观察孩子朋友人怎么样<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受不良行为影响的可能>)(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即使去了,也没有一起玩耍的朋友)
- 让孩子开心的玩起来
- 家庭是教育的基地(限制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 上学
- 选择因材施教的老师和兴趣班。课外班也好,家庭教师也好,希望母亲仔细了解他们情况后再决定。很多孩子在学校和老师不很融洽,但和课外班的老师或家庭教师却很相投,并因此而喜欢上某一学科。
- 因为老师讲课很风趣,所以孩子觉得上学是件快乐的事情。而班级课堂气氛活跃,也是因为小伙伴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另外,由于家附近有自由玩耍的空地,放学后可以和同学一起打棒球、跳绳,不知不觉中,大家自然结为亲密的伙伴。
- 不要把不上学当成是坏事,面对拒绝上学的现象,一般以为没有特殊的办法,只能等着孩子愿意上学
- 有的学生经常被老师训斥,与老师有隔阂,这类学生也以不上学的方式表示对老师的抗议,而且还因为受到同伴的欺负。
- 与异性相处
- 只有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看作人与人的关系来理解和领会,性的问题才能从动物性中解救出来。
- 男、女应如何互相对待,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家里父母之间的生活方式,学校老师对待异性学生的方式都是对孩子的性教育。
健康
- 摔坏恒牙要马上放回原位去牙科就诊(不行就泡牛奶中保存后去)
- 视力、听力、龋齿有定期检查的意义
饮食
蔬菜/水果、肉鱼、香肠
季节
- 春天种花
- 夏天游泳
- 秋天旅行、运动会
- 冬天玩雪
语录
- 如果不认为只有成为领导者才是幸福的,而是认为普通人也有幸福的权力,就不要把孩子推进应试体制中。如果父母不想强行让孩子成为优秀人物的话,父母本身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作为一名正派的市民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