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是哪四种需求呢?分别是“底线”需求,“够用就好”的需求,“越多越好”的需求和“惊喜”需求。
底线需求:
比较好理解,就是用户对一款产品的最低需求。比如说网约出租车司机不能有犯罪记录;再比如,夏天喝的冷饮,温度不能高于某个限度。对于这类需求,产品一定要满足,否则,产品就会失去用户,失去生存空间。
从这里引申一下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企业产品的严重危机,都是源于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底线需求。
“够用就好”的需求:
什么叫“够用就好”呢?举个例子来说,某些用户购买笔记本电脑,只是用来上网和办公。对于这类需求,只要硬件配置能允许用户流畅地查看网页或者处理文件就行。这类笔记本电脑没有必要配备特别昂贵的CPU和显卡,因为即使配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改善,而用户也不愿意为这些昂贵硬件买单。如果企业做了过多的投入,反而会变成无用的成本。
你可能还记得,我们做过一期节目叫做《日本芯片的昭和陷阱》,讲了日本的芯片公司为什么会败给韩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公司“工匠精神”过度,过于追求芯片的质量。今天我们每隔4-5年可能就会换一个笔记本电脑,但是日本公司还在生产能用25年的芯片。成本高、工艺复杂,导致日本公司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对于“够用就好”这类需求,适度满足就好,这样企业才能维持合理的成本。
“越多越好”需求:
什么叫“越多越好”呢?这类需求也很好理解,比方说,省钱、省时、省力等等。钱、时间、力气肯定是省得越多越好,这些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嘛。那对于这样的资源来说,省得越多,用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就越高。
比如说,原来快递寄件最快也需要第二天送达,价格相对较低。但有的企业开发出了1小时送达的同城快递服务,一下子节省了一天的时间,这种服务的价格显然就水涨船高了。针对这类“越多越好”的需求,企业满足得越充分,回报越高。
惊喜 需求:
指的是超出用户预期的要求。如果产品能够满足这类需求,会让用户满意度额外提升。比如你生日时到餐厅吃饭,餐厅送了你一份长寿面,并且安排全体店员为你唱生日歌,对你而言这就是惊喜。产品如果能以类似的方式提供惊喜,就能够以很低的成本来提升用户的体验。
应该把每一个用户拆分成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每满足一个需求,相当于获取了一个新的用户。但这并不是说,要对每种需求都以最高标准满足,而是要尽量用最小投入实现最高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