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底层逻辑》(3)

《底层逻辑》(3)

作者: 墨无声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4-20 10:21 被阅读0次

    文/墨无声清(墨不觉)

    I:知识

    1.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的关系。

    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已经发生且无法选择;而观点,立场和信仰都受主观影响,它们只关乎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观点是对事实的看法;立场是基于利益等其他因素影响对观点的持方;信仰是让自己能自洽的一套逻辑体系。

    跟人聊天时,最好是实事求是,尤其是在涉足信仰的部分,最好干脆不要聊这一块,如果你不想失去眼前的这个人的话。

    2.为什么“为什么+观点”就是一只“注射器”。

    “为什么”三个字会引导人为后面的观点找原因,无形之间就默认了观点是正确的,跳过了思考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的过程。

    但是,这很有可能是别人设的陷阱,也很有可能是自我囚禁的牢笼。(要警惕。)

    3.了解[假设-验证-结论-调整]方法

    做实验的一个过程,会用到排除法,以实验结果为反馈再优化。这个过程可能会循环几次才找到最优解法。

    4.理解系统的五种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

    变量就是要素,会在实验中根据目的调整,可变可定;

    因果链是变量间的连接关系,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体现一个变量如何影响另一个变量;

    增强回路是因果之间能互相增强/削弱的回路,类似互利或互损的关系。A→B且B→A,→在增强就是正向,在削弱就是负向。

    调节回路是因增强果,但果削弱因。果不领情。

    滞后效应是形成回路所需要的时间差。

    5.了解流程

    做一件事线性的过程:先……再……接着,客观明确,可操作性强,复制力也强。

    A1:经验

    警惕“为什么”三个字。当别人提问“为什么……”时,大脑会本能去搜索解释问题的论据,直接被限制住。等到反应过来时才想到:不对呀,啥为什么,根本就没有这个为什么。

    对于别人的坑有时候还是比较容易跳出来的,但自己挖的坑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在面临困境、低谷时,很容易陷入被害者心态,也容易认为自己已经丧失选择权。

    但无论遇到各种境况,其实自己都有选择,尤其是当自己不再轻易捍卫“为什么”之后的内容,而是客观审视以后,对现状进行改变时。

    很多因果是讲不明白的,不如用行动去填为什么”的坑。

    A2:行动

    1.不与人聊涉三观、信仰之类的问题。别人非要讲,顶多礼貌性听听,不作评判。

    2.情绪来时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事实还是把自己以为的当作事实然后提前产生了情绪?

    3.听到“为什么”时,先不要急着去为观点证明找原因或者反驳。先想想后面的观点对不对,可能根本没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

    4.形成一套方法系统需要时间,中间可能要不断调整,需要磨耐心。对于重复性比较高的事情,最好还是形成一套流程(闭环),更有效率,更好传播。

    5.有极致就有回落,物极必反,持续修炼平衡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底层逻辑》(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xv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