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和曦都来了长沙。曦在厨房做饭菜,儿子练钢琴,节拍器的声音伴着儿子的弹奏,优美的旋律充斥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躺在沙发上,看老公忙前忙后,有种久违的幸福感觉在心头荡漾。
这是家的感觉。
原来是对家的渴望,细水长流,相依相伴。
学校组织部分家长物外生涯规划老师学习,《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与探索》,基于提升自我,更好的帮助到自己的孩子和更多的孩子,我和盛妈在皮莉的鼓励下,报名参加团队学习,今天举行第一次会议,我庆幸自己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学习内容记录如下,也是让自己重温学习,温故知新。
物外生涯,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教育学生不功利,不速成,个人志向的确定其实很不容易,正如诗云:等闲抛郑丝纶。很多时候要抱着平常心从容以对,甚至要超燃物外。教师从事生涯教育,也不必汲汲于外物,等闲处之,至少可以与学生一起收获成长与快乐。
陪孩子预见更好的自己。
重视生涯教育,从国家层面,新高考改革的需要,从社会层面,许多大学生找不到事儿做,许多企业找不到人来做事,从学生层面,求学没方向,少动力,多迷茫,从教育层面,教育原本要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一个人若看不见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
生涯规划教育的三大内容:兴趣,个性,价值观,能力等自我探索,职业,大专,专业,家庭等外部探索,自我管理能力,生涯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导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演示各种人生模型,让孩子看到,当科学家是怎样的人生,当法官是什么样的感受,当律师和医生会有怎样的作为,等等,借此在孩子心中描画他生活的远景镜头,让孩子对学习拥有热情,对生活充满期盼,对未来满怀憧憬。
协助孩子做好生涯测评,据此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对孩子的理想与追求,引导孩子面向诗和远方来思考现在与当下。
用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的观点做总结,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学习的内容让我有震撼感。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确实不能用昨日的眼光教今天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