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27601/6fa2078b7698c828.jpg)
这个题目很大,想到这个题目的不是我,是新东方CEO俞敏洪,今天晚上抖音直播完,忍不住写点什么。有种为自己行为找到了的理论依据的感觉,就好像知道做一件事是对,可是为什么是对的,哪里是对的?说不明白。听完俞老师的直播,思路一下明亮了。
俞老师上来就说去了很多地方,最初的旅游想法来自于北大大二那年,一场肺结核住了一年的医院,期间读了很多人物传记和旅行笔记,心中旅行的种子便发芽了。病好之后,怀揣100块钱,从北京出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游遍了小半个中国。这样的勇气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和我这样的70后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具备的!
我们旅行,不会缺钱的,因为要穷家富路,而我旅行再节省再不够花,总还有信用卡!对于只有100多元的俞老师而言,真的不担心吗?怎么赚钱?如何填饱肚子?交通怎么解决?我想担心肯定有,但没有被这样的困难吓回去,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干活挣钱,用劳动去换吃住,用免费搭车去下一个目的地。这样的过程体验,才是他旅行中最大的收获。不得不说80年代的俞老师就是一个敢想敢做人。
当然重点不是说俞老师的穷游,而是更多地说他如何开阔了视野,转换了思路。随着社会进步,出国旅游更方便了,每年两三次旅游变成了常态化。他说:“行走,让我在不断见识这个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更真实的自我。”
把旅游和教育扯上关系,是因为俞老师的两个孩子到了适宜年龄后,俞老师觉得光游山玩水是不够的。要带着孩子们每到一个地方应该考察那里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文明,并且最好都记录下来。
为了给孩子们讲好每个地方的故事,俞老师会提前一个月对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在孩子们面前,娓娓道来的背后,除了提前花费的功夫,更多体现的是俞老师的父爱和作为家长的用心。我想这极好的验证了孩子间的差距真正来源于父母的用心程度!
俞老师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用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成长就是父母不断引导的过程。有这样父亲,俞老师的孩子注定是幸福的。
带着孩子到世界各地去看、去体会,给他们讲述每个地方的故事。一方面,可以给孩子们做榜样,让他们知道一路学习、一路旅行的过程会使生命更加丰富和充实,也是帮助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精彩,最终让他们独自上路,看到属于他们的不一样的世界。另一方面,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形成文章,当然这些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对人生的记录。还有,把对国家文化、世界文化的思考在旅行的过程中传递给孩子们,这应该就是旅行和教育核心!
俞老师用渊博的知识带动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用历史的维度打开世界。这点我是极其赞成和佩服的,让我知道以后带孩子旅游该怎么做,该怎么行走。我想经历过这样的旅行,其亲子关系会衍生出另一种特别的感情。
俞老师也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对世界的认知,对幸福的理解,对世间的爱意,对事物的好奇都会有不同的提升和激发,会对世界有更正确的理解方式。发现自己和俞老师的很多说法不谋而合,区别就是,俞老师做事情的深度和宽度不一样,是我学习做父母的榜样。
俞老师举例的几个国家:希腊的神话,印度的历史,不丹的幸福,巴西的贫穷.....每个地方文化带来的不同体验,丰富了对世界文化历史认知。这些地方我又开始种草了.....下一站希腊或者伊朗.....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好好开始我们的下一个行程。
“旅行是一种更好的阅读方式,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胸怀世界,更加充满智慧。”
“旅行,重塑了我对人生、对生活乃至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旅行,让长江边那个曾经梦想着去远方的少年,眼界变得更加辽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