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神农山之厚重底蕴

神农山之厚重底蕴

作者: 玉兔_7fea | 来源:发表于2024-03-20 10:39 被阅读0次

    乍一听神农山,是不是觉得应该是在湖北?因为湖北有著名的神农架、神农顶和神农坛,要么就是此神农非彼神农。

    难道除了炎帝,还有另一个神农不成?

    告诉你吧,我们河南神农山所说的神农,和湖北神农架的是一个人,那就是我们共同的祖先炎帝。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辩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而得名。

    神农山景区虽说于2011年已被评为5A旅游区,但一直低调,甚至高速路沿线的景区宣传牌子上,都找不到它的名字,只是快下高速时才能看见去往神农山的指示牌。

    因为低调,所以我一直没有关注过它,要不是为了这次上山赏桃花,老伴儿挖掘出了神农山的桃花溪,我可能还不会上神农山。

    上神农山之前只想着看桃花了,没有做功课,一圈游历下来,没想到让人惊喜连连,收获满满。

    神农山不但有着迷人的风景,还有着与太行山其它景区不同的悠久历史文明,它从远古走来,沉淀下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河南人,深感应该补上这一课。

    在网上浏览了相关知识后,更觉得神农山了不起,值得一游再游。

    瞧!这景区入口处就与众不同。

    进景区大门是云阳寨的寨门。云阳寨自古是沟通豫晋两省的险獈,称“孟门”,春秋战国始设,隋唐重建。1702年康熙帝亲临赐名“云阳寨”。

    看到这大门就觉得它不同凡响,一定有故事,随手就把大门正反两面都拍了下来,当时看了半天也没认出孟门中的繁体“孟”字来。

    这都怪我们事先没做功课,如果事先了解一点儿,老伴儿也不至于碰到工作人员便问云阳寨在哪里了。每当听到人们回答大门口就是时,他总是一脸纳闷,表示不解。

    是呀,我也不解。一般说的“寨”,都是指村寨、山寨什么的,谁会想到一个关隘大门也称寨。其实人家本来称“孟门”来着,是康熙大帝别出心裁,亲赐“云阳寨”的。这找谁说理去。

    你看看,单一个入口处就从春秋战国跨越到清康熙时期,哪个景区大门会如此豪橫。

    你看,这端坐着的炎帝是不是更豪橫?

    一进景区,就是宽阔的神农文化广场,硕大的纯铜神农雕像端坐在广场中央。广场上的华表、浮雕、台阶都是有寓意的,这里的文化内涵太丰富了。我们不研究这些,欣赏欣赏就好。

    炎帝雕像后面就是财神庙。

    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创造财富第一人,被后人尊为“财神”。游客至此有“祭拜神农,五谷丰登,生意兴隆”之说。

    欣赏罢文化广场,乘车上山至沿登山步道入口处,也就是我们欣赏桃花的桃花溪。沿步道拾级而上,发现山崖上有一处上书“清歌台”的建筑,离清歌台不远处,是被围挡遮起来的“女娲宫”。

    网上说西晋女道人魏华存在此修道42年,并创立了上清派。也不知道这两处建筑是否与她有关。

    挨着女娲宫有一处像是庙宇的建筑,庙宇后面是高耸的山柱。去往庙宇的路封闭,没能一睹它的真容。也不知这是不是网上说的医神庙和始祖山。

    沿步道继续前行,只见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矗立道旁。

    走近一看,原来这石头并不普通,这是一块神奇的风雨石。它历经沧桑,上面布满条纹。据说这块石头知风雨,能预报天气。当地流传这样一个谚语:“上山不上山,摸摸湿和干,它干就敢上,它湿往回转”。

    山回路转,终于到桃花亭了。唐代大文豪韩愈当年曾在此曾留下诗篇。

    听环保工人说,桃花亭是整条山道的中间位置,此处离山顶还有一半路程。

    不会吧,走了近两个小时,眼看着索道就在头顶上,怎么才走一半?还真不能小觑呀。

    快到山顶时,看到有神农故道指示牌,牌上说这是“太行八陉”中“太行陉”的西支道。

    老伴儿是个太行古道迷,见到太行陉就要走。我说我们已经走过白陉古道了,一看这古道路明显就不是原始的,走上去没啥意思。他一听也是,就没再坚持。

    再继续往上就到了“一天门”。一天门始建于清嘉靖四十四年,清代重修。

    穿过一天门就是山的另一面,这里又是别有天地,山脚下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一眼望不到边。

    一边是辽阔平原,一边是巍巍高山。刚刚在山那边还是暖风和熙,此时已寒风刺骨了,尤其是山的转弯处,风力更大,刮得人站都站不稳。可见高山对气候的影响多么明显。

    山转弯不远处,就是中天门,又称“二天门”,明代创建。

    过中天门再往上就是南天门。

    这里的“三大天门”比泰山天门早154年。

    穿过南天门就到了神农之巅紫金顶。站在紫金顶上,可以将平原、幽谷、山峰一览无遗,特别是这座被称为卧虎山的山峰,更是壮观。

    紫金顶旁边的三清阁,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紫金顶上的神农坛,是我国唯一建在高山上的祭天坛。2002年9月,国家文物学会的14位著名考古专家考证后宣布,这里就是五千多年前炎帝设坛祭天的地方。

    神农坛旁这棵白皮松,距今已3800年的树龄,被称为“长寿松”。

    苍劲挺拔地白皮松傲立云天,俯瞰大地,阅尽千年风云变幻,饱经沧海桑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演变。

    神农山像一部伟大的著作,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扉页而已,它不仅是神农文化的发源地,还蕴藏着丰富的儒释道等文化瑰宝,有兴趣的人们可以多次上山探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农山之厚重底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at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