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作者: 半妖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08:14 被阅读0次

不畏惧表达,是为了更好的表达!

这篇小说的主线是吴摩西出延津,而他的外孙牛爱国进延津。两个人起初出发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假找人,但最后她们都是真找人,吴摩西是为了找被一个饭店相识的卖老鼠药的原本以为他心不够黑的老尤贩卖的巧玲,而牛爱国是为了寻求一个说法而去找人,想知道他娘死的时候惦记的吴摩西想给她说的话,牛爱国想知道这句话是什么,他想这个答案或许可以宽慰自己的内心,他便动身去找人。两人的行动一样,但目的却不一样,吴摩西更像是理想派,他一生跟过老杨卖豆腐,跟过老曾学杀猪,在老鲁家挑过水,跟着老詹当信徒,跟过老鲁破竹子,在县政府里当过园丁,嫁给吴香香一起卖馒头,可是他依旧喜欢那个喊丧的罗长礼,以致找不到巧玲后把自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罗长礼,并在xx安了家。说他是理想派,因为他更喜欢那种虚无的生活,比如喜欢罗长礼吊嗓子,喜欢在延津的舞社火里扮演阎罗,为此甚至着了迷。他出去找人是因为丢了娃没有个交代而去找人。而牛爱国则是现实派,为了追寻个答案,为了吴摩西要对巧玲要说的那句话走进延津,为了章楚红的那晚我有句话对你说,决定去北京找她,他是为了一个说法而去找人。其实目的不同,但是他们经历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心都是乱的,在进进出出中找寻着答案。其实答案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找寻答案时候为了得到那份心的片刻安定。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牛爱国的妻子庞丽娜再次跑掉之后,曹青蛾,就是吴摩西的女儿巧玲,劝牛爱国说的那句话: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他们要找寻的答案其实就是在这里,曹青蛾劝牛爱国时,让他想的开些,不要因为妻子的原因太伤心,而牛爱国偏偏不懂这个理,离开了延津,逃离这片伤心的地方,去了沧州谋生计,却不想也当了一次小蒋,却没敢当老尚,最后又逃回了延津。在这部小说中,两个女人想的最通透,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两个老爷们偏偏过些从前,进进出出,最后也没有找到个答案。

相关文章

  • 2023-02-02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 人生就是寻觅和发现的旅程

    人生就是寻觅和发现的旅程 ——兼《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如果有这样的知心人,那就是我们精神...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看得人心情复杂,似乎懂了些什么,但又不敢下定论。书里面反复说的是一件事往往不是单单的一件事,...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从电影《一句顶一万句》认识了刘震云,才知道《一地鸡毛》《我不是潘金莲》《1942》《手机》都是他的作品,同时我都喜...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孤独,千百年来的孤独,一直存在。 世人想尽各种办法创造各种形式来派遣孤独,可是在内心深处,人人都是孤独的。 说话,...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十月过半,正是澳洲立夏时节。夜深,窗外夏虫低鸣,靠在床头读刘震云的书《一句顶一万句》,这是国内朋友隆重推荐的,也是...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由于电影迟迟不上映,所以买来了纸质版小说先睹为快。 小说的前半部分讲述了吴摩西为了找一个说得着话的人极...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不畏惧表达,是为了更好的表达! 这篇小说的主线是吴摩西出延津,而他的外孙牛爱国进延津。两个人起初出发的目的都一样,...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01 今天把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看完了。 怎么说呢?这部小说挺让我感慨的。 有人说,这部小说就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最近痴迷于这本书《一句顶一万句》,说来巧合,知道这本书还是不经意看《非诚勿扰》孟非推荐的。看书名最开始以为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ds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