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寻觅和发现的旅程
——兼《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如果有这样的知心人,那就是我们精神上的太阳,哪怕千山万水也要找到。”这可能就是小说给读者最大的启示吧。
故事琐碎得近乎繁复,几乎就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是闲言碎语的日常对话,是刘震云惯用的风格,纠结而难奈,正因如此才惊异于作家竟然如此了解和贴近生活,不动声色的叙述却让我们惶惶然惊觉: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状态。进而发现他的寻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寻觅,他的孤独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孤独,他的悲哀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悲哀。
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不断寻觅中,寻觅那个可以说说心里话,可以温暖心灵的人,就那么一个眼神,就可以知晓心底的波澜,就那么一句问候,就可以温暖整个冬天。我们可以完全交付自己,所有的缺点和弱点都不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刺,所有的伤悲和痛苦都不会成为被人嘲弄的笑柄,是真正的心灵的相知相惜。
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样的过程可能要终其一生,有人得之,生之大幸,有人未得,命之使然,只能抱憾。
然而这样的过程又是何其艰难,“人生不相知,动如参商间”,现实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觅而不得,或者流失于觥筹交错的热闹中,或者封闭于互不信任的猜忌中,或者交错于擦肩而过的冷漠中,或者委顿于自我清高的傲慢中。
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之所以难觅,恰就反映在这两方面。
世人皆迷茫不自知,但愿长醉不愿醒。人们多数迷失在庸常中,迷失在欲念中,迷失在无尽的纷扰烦忧中,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副皮囊白来世上一遭。能做到心如明镜,澄澈无尘的少之又少,如退一步能做到目标明晰,自强节制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
世人同样无从了解别人,因为人们多缺乏那种洞察人心的智慧和能力,谁人有鲍叔牙那样的智慧眼力,能从管仲的怯懦贪财中洞悉他背后那博大幽深的情怀?最主要现在世人多患人之不己知,很少有人想去知人也,人们大多没有耐心深入了解别人。光怪陆离的世界,变幻莫测的人心,最主要是不断加快的脚步,和着滚滚向前的生活,已经将耐心消磨殆尽。
即便如此,人们依然在寻觅,寻觅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知心人,尤其在中国,我们无从与神对话,所以更要与人交流,寻求知己,人之常情。其实也正是在这个寻求中,人们才不断地寻求自我,发现内心,才对世界对人生有更透彻的认识。这也是人生而为人的伟大使命,我们执着地寻求着,也在不断地发现着,同时赋予自己以生之意义,穿过岁月之河抵达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