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郝老师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课堂实录:第六讲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郝老师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课堂实录:第六讲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作者: 洁言洁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08:12 被阅读40次

    课前提问

    先提个问题吧,看了这两章,你感觉,阿德勒在对青春期的问题上,特别注重什么?请回答。

    是社会兴趣,什么是社会兴趣?

    我发一段百度资料,请详细阅读。

    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是指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术语。促使个体认同他人、同情他人的固有潜能。有多种表现形式:(1)在困难情境中,准备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2)多奉献少索取的心理倾向;(3)富于理解和同情他人思想情感的能力。最早产生于婴儿同父母早期的相互作用,后在社会背景中继续发展。 溺爱和漠视孩子会损害孩子社会兴趣的发展。衡量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基本任务都是社会性的,一个人能否成功地应付来自友谊、职业经历与亲密关系方面的挑战,取决于这个人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早期理论受到批评的缘故是它把人描绘为被自私所推动为个人优越而奋斗的个体。后来,由于他使用社会兴趣这个概念才平息了这场批评。根据阿德勒的理论,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的需求。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个重大问题。个体能否正确完满的解决这些问题,反应了他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表示了他对生活的意义是否有最深切的感受。一个人如果有美满的爱情生活,他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客观的成就,在社会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就可以说, 这个人有丰富的社会兴趣和各种正确的 “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反之,如果一个人爱情婚姻很不美满,工作又不尽心尽力,无所作为, 在社会上有没有朋友, 难以和别人交流, 那么, 这个人就一定缺乏社会兴趣,他的生活意义就是错误的。

    社会兴趣概念的提出,是阿德勒对其人格动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卓越的同时, 又被社会兴趣所驱使人们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何共同幸福。

    第 11 章外在的环境

    郝老师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课堂实录:第六讲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青春期和性教育(整理人:唐碧老师)

    外在的环境,我从这几个方面来谈:一个是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第二是外在环境的经济部分。第三个是暗礁;第四是家庭,第五是亲戚。

    阿德勒说,环境对儿童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在这里为什么要谈间接的影响呢?强调间接的影响,是因为:父母是环境和儿童中间的桥梁,或者说媒介。也就是说,环境即使不好,父母也能够去进行一些转换,会减少对环境对孩子的不好的影响。反之,即使外在环境挺不错,但是父母没有一个合理的教育方法,也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强调,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作用,要比环境更重要,或者反过来说,父母就是一种环境。我前两天写一篇文章说:

    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我们都被环境塑造着。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我,我们,就是环境。我们是孩子的环境;我们是学生的环境。我们总是抱怨环境,就是把自己的责任都推卸掉了。因为环境与我,本质上也是一体的,不存在完全脱离于我们个体的环境,我们都是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环境本身。

    在环境的方面,父母对孩子影响是非常大的,但随着孩子年龄增加,影响更大的其实是孩子的同伴。所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同伴,这对孩子影响非常大。但是为什么我们把父母放在前面呢?因为同伴的选择,与父母的决定有关系。初中的时候,我们给孩子择校,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本质上不是选择优秀的老师,而是选择优秀的同伴,这些同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以上,我们分析了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父母的影响、同伴的影响。

    第二点讲经济。孩子的幼年家庭经济如果非常紧张,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不好的影响。经济紧张、家庭贫穷,就会给孩子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自私、小气、短视的性格。当然,其实经济的贫穷,也不完全是坏处,还可以培养孩子节俭、朴实,以及上进的品质。但总体来说,由于经济非常贫穷,孩子在与其他孩子比较当中也会非常的自卑,只关注于自己,很少去关注他人。在整个交流过程当中也比较小气,吝啬,与其他同伴的合作交流,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这种经济的贫穷给孩子造成的不安全感,会造成有的时候终生都在寻找安全感。也就是说,条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缺乏安全感;或者说太关注眼前的利益。只是关注于物质的满足,而缺乏了对更有本质意义事物的关注,比如说对更高远的学习的追求,对精神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马斯洛五个层次的需求: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可能就只是停留于生存的安全的这些需求,而无法顾及到自我的实现,尊重,归属的需求。这些童年的影响对后期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另外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贫穷,还会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疾病。这是经济贫穷带给孩子人格的影响。

    第三方面是成长当中的暗礁,一个暗礁是疾病,第二个暗礁是三类人:陌生人、熟人,和家庭里的朋友。疾病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年龄的增加。

    有了疾病的小孩, 容易自卑, 注意力就完全, 或者说很大部分局限于自己的身体。

    因为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注意了此就不可能注意到彼,有疾病的孩子,会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导致孩子对于其他更加有本质意义,有长远意义的事物,就不能够关注。比如说更多的阅读,对他人的关心,对他人的包容,参与一些活动,这些就顾不上了。所以有疾病的孩子就容易有性格缺陷,比如:敏感、孤僻。但是阿德勒说,疾病也能改善人的性格。疾病怎么能够改善人的性格呢?有的小孩缺乏关爱,缺乏关注,没有得到满足,在生病的时候,父母就会来关注他,他反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的关爱,从而改善了自己的性格。所以有的小孩喜欢生病,其实他不是喜欢生病,本质上是喜欢被人关照,被人呵护。另外一种情况,对成人来说,疾病也可以使人心理更加健康。可能在没有生病之前,一直被眼前的琐碎的东西,外在的功名利禄所缠绕,而生上一场大病之后,突然就发现,生活当中最本质的原来是什么,可能一下子把原来看的很重的一些事情看轻了。 我的身边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一些朋友, 生了大病之后, 算了,反而心态更加的健康、乐观、豁达,不再经常纠结于什么事情。这就是所说的疾病有一定的好处。我想起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困扰,虽然不是疾病,但整整困扰了六年,那是什么呢?青春痘。从初一开始,满脸的青春痘,在特别在意外貌的时候,青春痘此起彼伏。(捂嘴笑)每天早晨起来都是:噢,又是青春痘!与女孩子在交流的时候脸都不敢抬起来,很苦恼。这对后期与异性的交往都是有影响的。即使没有青春痘了,但是那种心态,已经藏在潜意识当中。记得回去跟朋友聊天, 有的同学说, 我小时候不是由于疾病, 而是由于皮肤比较黑而感到自卑,身体比较胖而自卑,等等等等。这些外在的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

    暗礁中的另外一点就是陌生人、熟人和朋友。陌生人,家里的熟人,父母的朋友,为什么他们也会有不足呢?阿德勒说,这些人为了拉近关系,就会盲目的赞扬、宠爱、纵容小孩。使小孩失去评判事物的标准,会变得比较自负和自信。

    还有些陌生人和朋友呢,可能会把小孩的性别角色都混乱了,把男孩当女孩看,把女孩当男孩看,这些对孩子的影响都不是很好。

    第四方面的是家庭,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看。从物质方面来说,刚才已经谈了经济,现在谈家庭的变化。家庭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暴富。另外一种情况是富裕到贫穷。如果我们考虑不周全,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儿童产生不利的影响。一个家庭突然暴富之后,对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在山西,前几年的时候, 不断的有些煤老板产生, 一夜暴富。 过去比较贫穷, 突然暴富之后,会对孩子比较宠爱,比较纵容,给孩子大把大把的钱。这其实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孩子缺乏判断力,缺乏去奋斗的能力,在挥霍,浪费,而且还沾染了很多不良的习惯,比如不去学习,等等。第二种情况,原来家庭很富裕,突然之间贫穷了。孩子之前享受了那种优越感,习惯了被他人关注,而现在突然贫穷之后,家庭的生活状况就会变化,就会难以适应。别人不会去关注这种落差对孩子的内心造成的失落,以及这种落差带来的内心的自卑等等的变化。

    家庭的交流方面。小孩的合作能力,我们的社会情感,都与父母的合作能力有很大关系。阿德勒指出,封闭的家庭(什么叫封闭的家庭?父母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很少与他人沟通),社会关系很少。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疑心比较重,容易自我中心,不会与其他人去合作,怕陌生人,见了陌生人就脸红、胆怯、排斥。从这个角度谈,父母就要注意自身与外界的交流对孩子影响,或者说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要有意识地不断扩大他的交际范围,与其他小朋友去玩,去人群比较多的场合让孩子适应。 父母可以有意识的带着孩子参与到自己社交的活动过程当中,耳濡目染地去培养孩子社会合作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培养孩子与他人交流过程中理解他人的能力。

    再来看精神方面,也就是说对孩子精神的影响。阿德勒说的第一点是由于父母的偏见,给孩子带来的人格上的偏见,认识上的偏见。父母在国家、民族和宗教方面的偏见,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什么是国家呢?有发达国家,有落后国家,有愚昧国家,这些东西都会形成孩子的价值观。种族,汉族怎么样,少数民族怎么样?这点我们在汉族区域,可能感受不明显。如果我们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就能看到民族观念对儿童思维的影响,感受到那种排斥感,像“你们汉族,我们少数民族” 。 就会把一些事情烙上烙印, 失去评判的客观性。 宗教当然就更厉害了,许多孩子,相信某一个宗教都是源于父母的耳濡目染。因为他在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的时候,容易受父母信仰的影响。我们不是说宗教不好,每一个宗教都有它自己的价值。我们只是说,宗教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偏见。宗教当中的偏见,会影响到孩子思维的偏见。其实我们的孩子健康发展的话,成年之后接纳一个宗教是没关系的,那是基于自己成熟之后的整体理解去接纳一个宗教,这跟童年时期,就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是有差别的。所以说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其实要从我们自己说起。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言行,我们的喜好,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第二个,父母的的不良行为。父母做了不好的事情,就会让孩子们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就会害怕,就会恐惧,就会担心。生活在恐惧当中,给孩子造成了一种畸形的压力。 除了不良行为, 还有父母的性格, 比如脾气暴烈。父亲脾气暴烈, 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脾气暴烈, 对女儿的影响, 这有时候是宿命。孩子讨厌父母的形象,讨厌父母的性格,但不论是在模仿,还是抗拒当中,很容易成为父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当然也不全是如此,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第三,婚姻当中的争吵,家庭的矛盾。还谈到给儿童要选择好的书。有一些书是好的,有一些书是不好的。好和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呢?好的书是孩子能够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比如说《100 条裙子》,《绿野仙踪》《青鸟》,《西游记》······孩子能在书中汲取成长当中的勇气智慧,经历磨难,经历挑战,这是有营养的。但是有一些书呢,他会让孩子逃避现实,比如说郑渊洁的一些童话,好像是《皮皮鲁和鲁西西》,一个小男孩考试的时候不会做题,然后怎么怎么样偷看了答案就回来了。这不会发展孩子能力,而是逃避孩子应该承担责任,寻找一些外在的技巧,让孩子去做一些无用的幻想。 所以说, 选择给孩子读什么样的童书, 都是有讲究的。 为什么说 《丑小鸭》、《灰姑娘》,《犟龟》是好的童话故事?因为这些书里饱含了一个孩子成长的根本性的一些信念。比如《犟龟》谈到的执着、信念。比如《丑小鸭》,从一个丑小鸭到白天鹅,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阿德勒特别强调合作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主动的与他人交往的自信。所以,在选择玩具也好,游戏也好,不要选择那些妨碍合作能力的。玩具不要买那些棍棒,枪之类。玩游戏也不要去玩那些战争性的,这些影响孩子的合作能力。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男孩子就是喜欢枪呀,刀呀剑呀,他和朋友去玩游戏,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也增强合作能力。我问我家孩子,你怎么一定要买枪啊,还要买那个很长很大的枪。他就说,院子里别的小孩都是很长的枪。如果一院子的小朋友都有枪,下雪之后在那个院子大树背后去玩游戏,你没有,你参与不进去,也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关键不在于玩什么,而在于说,通过这种玩具,是不是加强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加强了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对待动物的态度。 一个内心比较懦弱的孩子, 才会虐待小动物: 虐猫, 虐狗,虐小鸟。一个内心自信的孩子,是不会的,通过儿童对待动物的表现,可以反映儿童的内心。

    最后一点外在环境,讲亲情中的祖父母。一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祖父母对儿童的成长有负面的影响,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隔代亲,特别亲,容易宠爱,无原则的爱。父母教育孩子时,容易保护孙子、外孙。另外,由于爷爷奶奶是从那个过去贫穷的社会当中过来的,受教育程度可能不是很高,所以就不是很专业,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容易停留在自己的经验层面。举个简单的例子,祖父母会特别关注孩子要多穿衣服。因为他们自己觉得冷,就觉得别人也会冷,会把自己的感受迁移到孩子身上来。还有时代的局限性,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可能这些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还有爷爷奶奶不公平的爱。什么是不公平的爱?在孙子辈当中,或者说自己的孙子与其他小朋友当中,对小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里产生影响。有的孩子是被爷爷奶奶宠坏,有的孩子可能会在那么多的后辈当中被忽略,引发孩子心里的不平衡。这是隔代关爱的负面影响。我不是特别赞同阿德勒的认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爷爷奶奶不专业,意思是在说爷爷奶奶不专业呢,还是说某一个时代的爷爷奶奶不专业?我认为,是说某一个时代的爷爷奶奶不专业。其实父母也不专业,相对来说,爷爷奶奶比很多父母还专业一些,因为他们有经验,因为他们抚养过孩子。所以我觉得不要纠结于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而要看谁更专业。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下一代人成为了爷爷奶奶,会比我们的父母教育孩子要专业,因为我们的成长,我们受的教育,与上一代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一刀切地说,爷爷奶奶就一定不好,那要看是怎样的爷爷奶奶。如果是专业性比较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那也可以。如果父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也不一定就比爷爷奶奶要好。在孩子教育上,不简单地说谁好谁不好,而要提高抚养的专业性。第二个就是聪明的表兄姐妹,表兄妹很优秀,他就会给孩子造成自卑。要么人家漂亮我不漂亮,内心自卑;要么人家优秀,我不优秀,也会自卑。即使没有这样的表兄妹,也要造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出来,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所以说,这里说优秀的表兄妹,其实本质上是在说,父母要警惕,不要在比较当中把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给打击掉了。阿德勒一个根本性的观点:决定孩子成长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孩子对环境的理解。越是童年的孩子,如果没有成就感,就容易形成我不如他人的心理。这种心理比事实更可怕。所以在童年的时候,去激发他的成就感,去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就特别重要。

    决定孩子成长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孩子对环境的理解,对处境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怎么来的?我们要用复杂性的, 辩证的思维去看。 越是儿童时期,环境对孩子无意识的影响越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在一周观察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希望通过改变儿童的思维,来改变他的行为。为什么?我们老师批评、劝说、指出,希望他改变认识,问题是儿童的思维不是这样的。儿童接受一个观念,不是我们通过说教来改变的,而是在处境当中耳濡目染的,是通过改变儿童的行为,去塑造他的认识。其实我们如果把这一点跟杜威联系起来的话就知道,这是在说儿童要在情境当中学习。什么是情境当中学习,杜威说在做中学。让他去做,在行动当中才能改变思维,或者说塑造了认识,塑造了价值观。所以阿德勒的这门课程,说到底不是我讲给大家理解的,而是大家在打卡当中,在画思维导图当中,在做作业的过程当中,已经获得基础性的理解。是在做的过程当中发现:哦,我是不懂理论的。慢慢的你会在学的过程当中发现:我还是能够读懂理论的。然后是在我们写和表达的过程当中,才感觉到理论对现实是有意义的。这个时候,我们的思维就发生变化了,这种思维会引导我们去关注理论。所以我在这里强调的是,阿德勒作为心理学家,关注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他知道思维对儿童的影响的重要性,是在指出,我们人不是被环境简单地塑造,我们人是有选择性。

    思维环境与儿童成长的关系。思维从哪里来?从学习过程当中来,从经历当中,经验当中来,从环境当中来,而这种思维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对于我们的启发非常大,前段时间我在带着一帮小孩读《青鸟》,二年级的孩子, 读来读去觉得很枯燥, 后来就去想, 孩子不该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的,就换成了情境的分角色扮演。我们排练青鸟这个话剧,这个时候的孩子的兴趣突然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经验当中学习, 在做当中学习, 行为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态度、情绪、认识。

    第12章 青春期

    郝老师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课堂实录:第六讲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青春期和性教育(整理人:唐碧老师)

    阿德勒一个根本的观点:青春期的问题不在青春期,而在童年或者少年期。青春期的问题是在童年或者少年时期埋下的, 青春期只是一个测试。 成人的问题,可能是童年时期形成的,高中时候的不适应是初中时候形成的,初中的问题是小学时候形成的。婚姻的问题可能是家庭形成的。这个观点提供给我们启发:为未来而做准备。童年,要为未来而做准备。儿童的过去,一定会影响儿童的现在。儿童的今天,也会影响到儿童的明天。今天是怎样的认识,取决于过去形成的,但今天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明天的判断。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用复杂性思维,不要二元思维,就像之前说的是思维决定行动,还是行动决定思维,其实是一个复杂性的、辩证的关系。

    青春期的问题在童年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个是社会兴趣,有的孩子缺乏社会兴趣。也就是说缺乏与他人交流,缺乏自信、缺乏主动、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理解他人。社会兴趣缺乏,就容易自卑。而这种自卑就会表现为,特别在意他人,总想去融入他人,在融入他人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克制自己,牺牲自己。阿德勒说,你要去帮助别人,成就他人,你首先得有自己的成长,但是你过度地牺牲了自己,那么就阻碍了自己的成长。这是把自己的行为, 建立在外在的判断上面在, 在别人的评价上面。 因为怕被拒绝,所以牺牲自我,这不是缺乏社会兴趣而是缺失社会兴趣。这些孩子会在青春期与他人疏远,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甚至与社会都是割裂的,要引起重视。

    第二个是职业问题。有的孩子表现出色,他能去承担责任,能够去理性的选择。一个孩子在选择职业上的非常理性、独立,是源于父母在童年期的培养。童年时期让孩子承担责任,主动选择,在承担和选择中得到了锻炼,那么他在青春期就有选择、承担的能力。而有的孩子工作来回折腾,无所事事,缺乏独立性,缺乏选择。 这也跟童年期的培养有关, 可能父母过度监管, 包办代替, 限制自由,剥夺了孩子的选择能力,剥夺了孩子关爱他人的能力,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能力。这就是溺爱型和过度严厉带来的结果。

    第三方面的是婚姻和爱情。正确的婚姻观,正确的爱情观,包括正确的两性观。这两天如果大家看微信了,就会发现,俞敏洪的一段演讲,谈到了女性的问题,女性过度追求经济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哗然。我们看到,一个人财富会很多,但价值观却很陈旧。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经常有很多的妇女经常抱怨:我为你牺牲了什么,为家庭牺牲了什么?为孩子牺牲了什么?这种整个的观念需要改变,因为这样的观念会给自己带来一种不幸福,因为总是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怨。在一个婚姻家庭当中,什么样的样子是理想的状态呢?不是要对方活成我所希望的样子,而是我们彼此相遇,各自成为美好的自己,更美的自己。我们是彼此成就对方,而不是牺牲一方去换取另一方,那是不健康,不完整的婚姻。

    在婚姻当中,要各自去成为自己,实现自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完全依赖于对方,否则可能不幸福。这是比较理想的婚姻观。当然还要有共同的进步,共同的价值观。阿德勒的分析, 有的小孩青春期对异性交往比较胆怯, 比较羞涩, 比较消极。他认为可能是由于缺乏关爱,童年时期缺乏关爱,这个孩子就对外界冷漠。童年期如果缺乏母爱,可能这个小孩就会终生去寻找母爱,终生寻找父爱。这种与异性交往的胆怯,消极有时候也与自卑有关系,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关系,就是父母之间是不是恩爱。一个残暴的父亲可能就会让女儿对男人产生偏见,讨厌男人;一个性格暴躁我不懂关爱。的母亲,会让男孩对女性产生偏见。在留守儿童家庭, 或者单亲家庭当中的儿童能看到这样不良的表现, 以及对孩子畸形的影响。与异性交往的羞涩和消极,还可能与少年期缺乏锻炼有关系,可能就一直只是一个人玩,没有发展与异性交往的能力。与异性交往也是需要能力的。现实比较纠结,我们的父母,在青春期以前的时候,禁止孩子与异性过度交往,怕早恋。成年之后呢,又去催孩子尽快结婚,甚至,我们看到很多男孩女孩已经青年了,父母去给相亲,去代替包办。怎么样发展孩子与异性交往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青春期的叛逆,第一个表现是想离开家庭。为什么小孩会想离开家庭呢?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系。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始终被监视,不被父母理解,与父母缺乏交流,可能想离开家庭。所以需要发展友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亲人之间的友情,师生之间的感情,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在交往中得到关爱,他就不会逃跑。 有的女孩,与父母争吵,与母亲争吵,就特别喜欢男孩。其根源依然在童年期。在于家庭的教养方式监管过严,孩子得不到关爱,亲子关系没有信任,沟通比较少,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心就比较强。

    第五点是性别。第一个是拒绝接受自己的性别,女孩子的男性化,男孩子的女性化。这种表现与童年期的性别认同有关系。可能父母会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或者父母表现出了对于性别的歧视,那女孩就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女孩,男孩不想成为男孩,这对小孩的人格发展是不利的。性别问题还表现男孩极端的男性化, 野蛮粗暴, 阿德勒一针见血地指出, 外在的粗暴和野蛮残忍,表现为内心的胆怯,、懦弱,内心的胆怯和懦弱会以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我们要去关注, 在童年期和少年期, 怎么样去避免孩子形成自卑、 懦弱和胆怯。

    第六年点谈到性教育。在这方面,我研究也不是很多,所以就对阿德勒的观点做了一个梳理。第一,性教育不要过早。第二,注意性别的认同,让女孩子喜欢自己是个女孩子。第三,性别的平等。第四,不要去刺激孩子的性意识,看一些不良的图片之类。第五,要坦率,不要遮掩。

    我们分析了青春期的这么多问题, 社会兴趣问题、 职业问题、 婚姻爱情问题、叛逆的问题、性别的问题、性教育的问题,基本是分析了他们会有的种种不足,会发现青春期的问题还是要回到童年期和家庭的教育。我们看到,阿德勒所倡导的几点,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第一是阿德勒重视童年期对儿童人格的形成的影响,小学幼儿园特别重要,到了青春期就有些晚了。

    第二点的特别重视培养儿童的自信,、自尊,防止自卑。通过给孩子创造机会,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培养自尊、自信,防止自卑、懦弱。

    第三,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与外界交流、合作的能力,不要处处包办代替,不要溺爱,否则问题会表现在青春期的方方面面。

    第四,家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要有融洽的亲子关系,在亲子关系上要彼此信任、尊重。如果亲子关系僵化、对立,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来。

    什么是关爱孩子?一是积极的关心,对孩子的变化很敏感,对孩子生活的变化也好,精神的发展也好,非常敏感,不是那种冷漠的,不闻不问的。

    二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不是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要让孩子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而不需要成为我们的复制品。很多时候不尊重孩子,总是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样子,就会产生问题。

    三是认识。影响孩子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你不认识他不了解他,怎么去尊重他?比如说我们吃饭,我们喜欢吃辣椒,小孩都不喜欢吃,但是你给他端了盆辣椒,尊重对方吗?那就谈不上尊重了。

    四是交流,在交流当中才能发展交流;在交流当中才能增加信任;在交流当中,才能理解对方,关爱对方,避免武断,粗暴。

    第五,扩大孩子交际范围,增加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性同伴的,异性的陌生人的,不断的扩大交往能力。

    第六,有原则的宽松。松,是给孩子选择,让孩子去承担,去理解,避免专治。但是有原则,守原则的基础上,让孩子去多锻炼多理解。立场需要坚定,坚定不是暴躁,不是粗暴,不是斥责,不是体罚,要温和而坚定,坚定我们做得不错, 但是温和要做到就不容易了。 这涉及到自我情绪的管理, 以及对儿童的理解,通过这两点避免对小孩管的太死,出现问题。

    七,认同自己的性别。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身体的,容貌的,给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长相无法改变,但可以提高才能。男女平等观念。一生是要去实现自我等等,这样的价值观念。这是我从青春期的问题背后归纳出的一些观点。

    阿德勒说青春期的问题,本质上是在说家庭教育,是在说童年期的教育,如何在童年期创造好的环境,形成孩子正确的认识,形成健康的人格。

    我们可以看到,阿德勒的整个理论系统,还是很完备的。因自卑而超越,但是过度的超越,会造成个人主义者。所以阿德勒在后期特别强调社会情感,把很多问题都归纳为社会情感的不足。什么是社会情感?我的理解是,社会情感是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不胆怯;自信、自尊;能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喜欢成就他人,而不仅是成就自我;共情能力,这一点对自我影响是非常大的。

    课后资料: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婴儿期(0~2 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 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 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儿童期(2~4 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 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 训练他们按时吃饭, 节约粮食等;

    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学龄初期(4~7 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学龄期(7~12 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 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 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12~18 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 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 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 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成年期(25~50 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 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 他将生儿育女, 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 他认为, 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成熟期(50 岁以上)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 8阶段和第 1 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整理人:唐碧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郝老师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课堂实录:第六讲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ed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