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送课下乡活动暂告一段落,但是关于此次送课经历引发的一些思考却始终萦绕脑海,每每想起,心中便觉不安。
对于此次所讲课例《鸟的天堂》,自己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几易其稿,但是最终呈现却不尽人意。
自我感觉教材解读以及教学目标定位,比较精准,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时,却浮于表面,感觉自己有劲使不上,心中想着这个环节要在几分钟结束,以免重复缠绕,怕造成前松后紧,时间不够。这样的心态也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被动消极,俗语称“教师和学生两张皮”的分离状态。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傲慢有余,同理心不足,感觉自己手握真理,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一个鲜活灵动的、个性各异的生命,而是物化成一个叫“学生”的整体,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失去对学生好奇与耐心,还有信心,之前不管学生基础如何,我始终对学生能变得更好,抱有坚定的信心,可现在更多的是抱怨和挑剔。
评课时,高老师也开诚布公地提出了课堂问题症结所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句话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为了弄清楚根源所在,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帕尔默《教学勇气》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是指真正的共同体中被活化了内在魅力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共同探究的对象,包括人、事、物等,其和人类同等重要、强大,能够吸引、迷住求知者,激活求知者的创造活力,检验和纠正求知者的错误。帕尔默认为课堂除了教师、学生,还有第三事物——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
这两个“主体”的含义有所不同,也让我有些迷茫,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显而易见,都强调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表现自己思维的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反思过自己,也查阅各种书籍,想去找到课堂症结和让自己的课堂更完善的钥匙,我报名参加新网师,读教育相关理论,希望弥补自己的理论薄弱的短板。但是,学到的理论自己真正应用起来时,感觉不得其法。
我在读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似乎找到了答案:优秀的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书中提到的教师的恐惧让我感同身受,也让自己之前一直回避的东西带到了阳光下——原来即使如帕尔默这样的教育家,也有他自己作为教师面对学生而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也要认识并接纳我的恐惧,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沉默的、退缩、和玩世不恭的学生也是因为恐惧才会如此。
文中提到“如果我们敢于走出我们的恐惧,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控制的幻想,而与万事万物形成伙伴关系。”的确,如果我们认识并接纳恐惧,我们不再想控制学生,把学生当成学习共同体的一员,我们是学习伙伴,便会自然地退出课堂中间——自以为是的、居高临下的领导的地位,学会相信学生并放弃控制,而用知识的魅力和求知的热情来点燃和唤醒。
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现实的课堂大多时候令人沮丧——无处不在的分离。
我们把头脑和心灵分离,其结果是头脑不知道如何去感知,而心灵不知道如何去思考。
我们把事实与感觉分离,其结果是如今是世界冷漠和疏远的冷酷事实,和把事实降低成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情感。
我们把理论和实践分离,其结果是理论跟生活无关,而实践也未得益于理论。
“我们把教与学的分离,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这些都是正在伴随我并困扰我的尴尬现实。
所以,接下来的自己要做的,发现自己处于休眠状态的自我认同,找回心灵力量、开放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