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一幅挽联痛于心,试问对联知几许

一幅挽联痛于心,试问对联知几许

作者: zwr飞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08:22 被阅读0次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用词精妙,对仗工巧,立意新颖者为上。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在习练诗词歌赋之余,常把对联作为陶冶性情、提升素养、愉悦情怀的一种休闲文娱方式,也因此留下很多千古妙联。

    对联分类较多。所谓的妙联,就是所谓的千古绝对,即只有上联没有下联,或者缺乏能与上联完美精准对仗的下联。绝对的显著特征,就是上联除了文辞华美,在遣词用字上,刻意融入数字、方位、四季、五行等词句,有意给下联制造对仗难度。使后人在对下联时,要么为了字面对仗只能舍弃内涵,内容含混费解不伦不类;要么为了内容,字面却又难以匹配精准。也正因为如此,绝对具有了特殊魅力,让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们乐此不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尽管人们在办红事或过年、开业典礼等,都要贴对联(白事贴的叫挽联),但对对联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对联分不清上下联的比比皆是,以至于贴反对联的也不在少数。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里提到:一位人民爱戴的老书记去世之后写挽联的情况简介,其中一位文联负责人写的一幅挽联引发我的深思,也是促使我想聊聊对联这个话题的直接原因。

      她写的挽联如下:

“悼杨贵•感天动地 

太行山惊泣春雨感天悲 

红旗渠长流泪水动地哀”

      行家一看,心知肚明。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说“去吊唁的人那么多,谁去注意挽联“的话,在此,我要说,只要懂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欣赏挽联,因为挽联是对去世者一生功德的挽歌,更何况去世的又是功绩显赫、德高望重的领导人。

      看了这副挽联我十分痛心,痛心的是对古老传统的对联文化知之者甚少,更何况这幅挽联竟出自文联负责人之手!在此,我不是对这幅挽联品头论足,而只是想普及一下对联知识,好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对联?对联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一幅挽联痛于心,试问对联知几许
一幅挽联痛于心,试问对联知几许

只要明白了对联的这几个要求,就可以做出判定,如果不符合要求,那么只能称之为两句话,而不是对联。

      其实,只是当事者不用心,如果用心的话,只要动动手指点一下“度娘”,也不至于犯这样最低级的错误,真可谓“不知者无畏”。当然,我如此说,并不代表自己懂或是指责,而是觉得如此经典的传统文化应该普及,即使我们写不出如古人留下来的千古绝对那么好,至少我们懂一些最基本的对联知识而不至于闹出笑话来。

    对于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老书记的离去,我从内心深处深受触动,曾多次酝酿为老书记编写一幅挽联,却因才疏学浅,一直难以工对,暂附如下,以便交流:

天泣书记建伟业功德无量

地呼恩人升天堂一路平安

太行悲鸣悼书记(丰功伟绩)十年奋战

渠水呜咽思恩人(疾首痛心)一往情深

    对老书记挽联中偶尔觅得这幅,感觉为佳,发于此与之共赏:

  呕心沥血引红旗渠水千古泽润

  披荆斩棘树太行山碑万世流芳

  暂以此做结吧。

相关文章

  • 一幅挽联痛于心,试问对联知几许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用词精妙,对仗工巧,立意新颖者为上。它始于五代...

  • 2019-12-20

    有趣对联 第一幅:我的公公去世时的挽联:村风一脉 擦棒棒喋乱弹伏珠文化一景观; 吃窝窝穿木捻英俊彪悍七儿郎。

  • 对联丛谈之挽联

    楊閬山悼亡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似爾我八旬已過,存何喜,歿何悲,三歲忝增,奇則奇被卿先去; 人生最難堪者遲暮,縱子孫...

  • 稼翁对联.挽联

    悼念邯郸战友英翔兄 滏水滔滔难觅鱼翔,悲尘世音容已杳; 郸空寂寂长思鹰击,感苍天德泽犹存。 ...

  • 试问几许闲愁

    我爸前两天喝醉酒说了一番话我每每没事发呆的时候就会想起。他说我知道你烦我,你在家呆几天就开始烦。我说没有。其实是真...

  • 旧作挽联一幅

    杨柳新攀,默存聚槐处; 绛云余绮,再惠锺书缘。 ——敬挽杨绛先生 ①藏头联,隐“杨绛”之名。 ②攀,折也,代指先生...

  • 何为?

    试问悲欢几许?只因乱了繁华!

  • 和尚出上联“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书生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对联是我国古典文学一种重要形式,兴起于五代十国,宋明达到极盛。对联分门联、楹联、挽联等类型,很多著名对联和经典诗词...

  • 我印象最深的两幅对联

    我印象最深的两幅对联: 一是真如寺虚云老和尚的自挽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幅挽联痛于心,试问对联知几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jq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