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图书馆借的书,到期,你发现自己还没有读。
续借时下决心,一个月内读完,到期后,你发现,书不见了!翻箱倒柜,终于找到,还书的时候,你犹豫还要不要再续借?翻翻内容,你又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读完。
回来后,专门把书放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最终,还是过期都没有看,这一次,还不得不交上逾期费。
这就是我之前的状态,好在现在的管理系统升级。丰田精益管理的核心奥秘说:如果“一直努力工作”,却不出成果的话,就需要重新审视工作方法,也就是“工作程序”。不过,不可搞错做事的目的。
GTD就是让我们出成果的工作程序。
最近重新阅读GTD,感觉之前晦涩的文字活了,自己终于可以与它们对话,有心领神会的感觉,你懂得,这个感觉真好!
今天,GTD让我深有感悟的内容分享三个点和两个建议:
第一个点,忙乱的本质不是缺少时间
现在知识工作者绝大多数认为时间不够用,GTD作者Allen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无法断定到底应该干些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平时,往往被上级追踪被动反馈,或者被临时来的人打断;或者被邮箱里面微信里面的事情,扯到另一个方向,等你忙完,好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下午可能是几个会议,开完会议之后,精力已经消耗殆尽,打起精神回到行动清单,处理起来往往走马观花,质量难以保证。真正的大石头没有被有效推动。
德鲁克说: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
艾伦在书里没有讨论如何找到正确的事,他给出一个 “四标准法”来确定下一步行动。四个标准的顺序依次是:情境、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和重要性。
重要性,排在最后,不是不重要,而是在考虑前三个限制因素后,重要性的回报才会最大。
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事,需要掌握我分享的
第二个点,自下而上的工作法
关于这个方法,艾伦打了一个比喻很形象:你穿着一个肥大的游衣游泳,你不得不随时提着泳裤,防止它掉下来,根本无心抬头看目标在哪里?所以当务之急是应该先换一个合适的游泳裤。
让干扰自己事情,都各归其位,自己才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大石头,德鲁克的建议是把零碎的时间尽可能汇集成大块的时间。
怎么样可以做到,就是用好GTD的工序。
丰田公司有一句名言:前一道工序是神,后一道工序是客户。丰田靠着自己的工序,几十年保持持续地增长。专家说“工序就是去除浪费”
质量是由工序创造的。在捕捉、厘清和整理这三步做到位,后面的执行才能出效果。一开头借书不读的丑事,原因就是厘清环节偷懒,导致后面执行不力。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做一件事,在脑子里面来来回回思考了不知道多少次。而GTD,经过厘清之后,一件事安排好,就不会引起大脑的疑虑。上周Lating分享过,她周六分享,她把写稿子、改稿子包括练习的时间,都安排出来。演讲这件事就不会再引起大脑的担心。
再举个例子:
这周二,我们开主管会,这个是工作中A级重要的事情,因为涉及两个区200多个干部,以及后续重点工作的开展。但是在一个月前,这一天我安排一个治疗,之前规划是请假参加治疗,为了确保会议效果,针对会议目的,与骨干做了会前沟通。但是周一,省公司开会,新增了很多工作。晚上7点多才结束,会后我与搭档又研讨接近一个多小时,对于后续重点工作达成共识。但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想着取消治疗。当晚,做了厘清,还是决定去参加治疗,新增的重点工作做出安排,找到关键人落实。第二天,安排好核心环节,讲完话去参加治疗。
下午了解到,其中的核心环节,超出会议预期。而当天自己的治疗效果也特别好,超出我的预期。
做正确的事,同样可以两全其美!不是缺时间,而是需要认知突破,同时在厘清上做足功夫。
第三个是有效处理内心的承诺的两个关键习惯。
现在人们压力大,一个原因是节奏快,信息多,一般人没有建立基本的过滤器,另外一个原因是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管理不当,导致的。
如何有效管理承诺,让自己放松,GTD建议培养两个关键习惯。
第一个就是清除大脑中的全部事务,也就是捕捉。现在我的手机保持在手边,随时捕捉,同时用aTimlogger2记录时间。
第二个就是检视,这个环节是最为重要的,每周必须做一次。我现在尝试每天做一次。
检视环节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它的作用,就像雷达的出现。现在的社会,没有雷达,玩不转,倒车都有雷达。雷达的作用就是三个字:早知道。千金难买早知道!二战期间,英国之所以可以对抗德国的空军的轰炸,没有被灭掉。就是因为它有雷达,可以提前知道,敌军飞机要来了,然后通知自己的空军马上升空迎敌,就是因为提前知道这几分钟,才使英国弱小的空军可以与强大的德过空军对抗。
每天做一次检视,就像雷达扫描一遍,让自己早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提前预判,不要等到火烧眉毛才到处救火。
最后还有两个感悟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感悟是要厘清日程表和行动清单的逻辑关系。
日程表,用来管理承诺的工作,放到日程表上的信息要慎重,一旦记入日程表,就要全力以赴执行,保持日程表的严肃性。
在艾伦的做法中,除了这三类信息被允许记录在日程表中,其他的一概免谈!
三种信息是:1.指定时间执行的行动;2.指定日子执行的行动;3.指定日子要获取的信息。
行动清单,是直接用来执行的行动举措,一目了然,同时保持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和变化,随时增减。
第二个是感悟是保持开放。就是能够用包容的态度面对一切。去年,跟着心理咨询师李仑老师学习团体,他说,来到我们面前的人和事,都不是北风刮来的。跟人保持沟通时,尽可能去理解到对方的情绪背后的需求。焦点短期治疗中的有一句话:问题背后有目标,抱怨背后有期待。
举个栗子:
一位朋友的太太去超市买完一堆东西,她准备给老公打个电话,心里有点犹豫,因为她老公在家写作。她知道老公写作的时候,最讨厌被人打扰。但是她的肩膀不舒服,不能拎重物。她还是打了过去,没想到,老公爽快的回答:好的,我马上赶过去。
这位太太感觉到在寒冬中,被盖上羽绒被一样温暖。
在料峭的寒风中,老公拎着东西在前面走,老婆跟在后面哼着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老公接我的路途里。到了家门口,老婆感激地说幸福就这么简单。老公的内心,彷佛瞬间融化。
是什么让老公可以放下写作去回应老婆?因为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练习艾扬格瑜伽,教练说对的一句话,让他铭记在心:尽量保持心灵的柔软,用充满爱意的觉知去邂逅一切。
GTD不仅是高效的做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处于临机应变的状态,去把握时机,同时也活出生活本来的滋味。
现在,我不仅相信GTD,而且信仰GTD。我今天想告诉伙伴们:
第1, 忙乱的本质不是缺少时间;
第2, 自下而上的工作法,让自己处于清爽的状态;
第3, 养成有效处理内心的承诺的两个习惯:随时捕捉,定期检视。
让我们一起践行,玩转GTD,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