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炎淼看电影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

作者: 闲人炎淼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10:26 被阅读0次

    (前方高能,内含大量剧透,慎入)

    或许,每个遭遇婚姻破裂的当事人,都应该对那段惨痛的教训,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准确的自我评价。这不仅是对上一次情感失败的认真反思,更是对未来生活的高度负责。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成长,悲剧的延续才有可能被遏制。

    《万箭穿心》的故事主线,立足于主人公李宝莉的女性视角,重点关切构成参与其婚姻生活重要角色的发展轨迹,深刻分析和讨论了宝莉在内的各色人物撕裂和挣扎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并对构成这种伦理悲剧的成因进行更深层面的追问。

    该片获得了第15届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奖,豆瓣评分8.5。演员颜丙燕更是凭借对李宝莉形象角色的精准拿捏,获得华表奖最佳女主角。影片成功之处,在于通过拆解宝莉的婚姻生活经历,为观众营造出代入感极强的观影体验,并有效延展出对影片母题更为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判性

    李宝莉    暴击+群伤,极端性格下的行为失控

    在婚姻生活中,宝莉的权威和主导地位不容置疑。她控场的角落甚至覆盖到了马学武给搬家工人发烟、买汽水这种细枝末节。宝莉是个厉害的女人,在一点在女邻居和男老板以及对茶室服务员的侧写中都有交代。她用情感中的高压政策,维系着婚姻家庭中虚假的稳定与和谐。在这种长期的霸凌状态下,可以想象另外两位家庭成员,丈夫马学武和儿子马文昭的心理阴影面积。

    当马学武提出要跟自己离婚,宝莉完全意想不到。她根本无法想象性格懦弱的丈夫,哪儿来的这狂风骤雨般的反抗勇气。这种强烈的行为反差,造成宝莉严重的情感受挫,镜头多次通过痛哭来展示宝莉仿徨的内心。她常年对夫妻情感思考的匮乏,这一刻显现出应对复杂问题无力的恶果。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判性

    于是,大多数女性惯常的诉诸情感的感性宣泄便不可抑制。当年丈夫对自己的苦苦哀求和海誓山盟,进一步让她彻底丧失了认真思考婚姻现实中根本问题的核心所在。

    事实上,宝莉的闺蜜小景作为旁观者,对马李二人的婚姻状态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她曾善意的规劝宝莉要收敛性格,用妻子应有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丈夫。她反复驳斥宝莉用施舍、怜悯的心态衡量婚姻中的平衡观,让婚姻变质成某种交易或者对等关系。然而,由于小景自身的婚姻状态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解体问题。她的点拨缺乏现实依据的有力支撑。因此,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帮助宝莉形成正确分析和行为指导。

    在生活中,宝莉的习惯性做法是,能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坚决不用常规武器;能照头抡一棒,就绝不给屁股上踢一脚。她性格中的最大缺陷,就是根本不懂得男人的脸和女人的心其实同等重要。她手轮板斧喊打喊杀、看似威武的背后,是对夫妻间情感沟通的失语和错位。也正因为此,缺少外场支援与引导的宝莉,不断重复强化着自己对待婚姻失当的行为方式。这种非理性的战术运用,最终将逃离婚姻的丈夫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同时,也捎带上了自己。

    在处理“马学武出轨”事件的做法上,宝莉前后思考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破门而入做奸在床,另一种即是以卖淫嫖娼的罪名打电话报警。事实上,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达到宝莉抓住丈夫把柄的目的。无论是维持婚姻现状还是选择离婚,她都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显然,第一种方案的涉及面更小,消弭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也更为容易。第二种方案的后果,则直接为日后丈夫的自杀埋下了祸根,也为自己与婆婆和儿子之间的矛盾种下了缘起的因。

    十年间,宝莉生活的全部目的,就是为这个几乎破碎的家庭,提供维持下去的经济来源。她的人生已经简单的浓缩为两个字,“挣钱”。她的情感生活随着马学武的死,被彻底抽空。在现实生存压力的碾压下,她还要面对视之如寇仇的婆婆和儿子。

    爱情和亲情在她的身上,双双阵亡。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判性

    马学武    在沉默和隐忍中爆发的懦夫

    以“自杀事件”分野,马学武分别以现实和虚拟状态,存在于妻子李宝莉的情感纠葛中。

    在现实存在的上半场,马学武具有比妻子更高的文化素养、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在家庭中极其弱势的情感地位。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是他出身农村的“凤凰男”人设。

    宝莉认为,马学武能娶到自己,与他而言叫做“高攀”,于己而言叫做“下嫁”。在她眼里,即便自己的丈夫当上了厂办主任,仍然是“乡下人”。他的母亲、自己的婆婆,仍然不应该和他们住在一起。

    可以说,搬家工人的嘲讽,漂亮的完成了促使马学武彻底对宝莉失去幻想的重要一击。他意识到自己再如何努力改变家庭的物质条件,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宝莉对自己的情感俯视。他的自尊心、屈辱感激发了长期沉默后的强烈反抗。为了“男权的尊严”,他决定以角色退出的方式,解决与自己妻子的情感关系。

    因为无法与妻子产生有效的情感沟通,在对待夫妻性爱这一重要情感沟通行为,马学武总是采取主动回避的态度。唯一的一次主动,还是打算跟宝莉商量接老娘来共同生活。原本增进夫妻感情的性爱,变成取悦妻子的“贿赂”。这种尊严受损下的“不举”造成的不欢而散,实在是理所当然、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种行为暗示,基本上已经宣告了婚姻即将破裂。然而,他没法完成“离婚”这个行为动作。他的内心充满了各种顾虑与犹疑,他懦弱的性格难以作出坚决而准确的抉择。

    分析马学武的性格特征,就必须追溯他的母亲--马老太太。从其登场后的一系列动作观察,这位性格坚毅的老人同样也是位强势女性。可以想象,她对儿子懦弱性格养成,一定起到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于是,当“婆媳矛盾”这对关系再进入到这个生态失衡的家庭,更为紧张的夫妻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家庭中的多方角力,反衬出马学武明显缺少处理家庭关系的智慧和手腕。在这个问题似乎在“妈宝男”中普遍存在。当然,女性主义的迅速崛起和“男权”的垮塌,这也客观上收缩了男性作为婆媳间“关系缓冲地”的战略面积。于是乎,各种家庭矛盾的叠加,让本已不堪重负的男人濒临崩溃。丧失勇气和责任的男人,就必然选择逃避。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判性

    马学武最让人不可原谅的,在于其用婚内出轨的解决方式,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这种行为本身有多不负责任不言自明,更何况,连“刘学冬”这种“江湖高手”都在小景手中翻把。他自己操作这种事,绝对是“茅房里打灯笼”。

    身败名裂、前途尽毁、黯然下岗、抛母弃子。马学武最终通过选择自杀,将他与宝莉婚姻的决裂关系推向了最顶端。在记录遗书的笔记本上,他没有留给自己的妻子只言片语的遗言。他用这种决绝的方式,表达了在这段婚姻中自己对妻子忍无可忍的感受,并有效的将这种愤懑的情绪准确的传递给了对方。

    在与宝莉的情感对峙中,马学武表现出的,是一个失智、失据、失衡,最终进而失态的演化过程。在这期间,他没有圆融,没有担当,也没有魄力。只有虚无的颜面和急切的鲁莽,以及看似悲壮的纵身一跃,和身后三位至亲的“万箭穿心”。

    带着悲愤和困惑死去的马学武,以一种灵魂附着在儿子身上的方式,存在于整片影片的下半场。他通过马文昭对母亲的情感对抗,表达着自己的愤怒;通过儿子对妻子的敌视,延续着自己的恨意。

    作为文化人,马学武用自杀完成了对宝莉的肉体攻击;用对妻子不着一字的遗书,完成了对宝莉的精神打击。显然,后者更为有效。他通过这种更为极端的以暴制暴,成功的回击了所谓“毁了他一生”的女人。

    只是可悲的是,他还捎带手的,搭上了儿子原本可以过的相对平静的生活。

    马文昭  孩子,才是破碎婚姻中的真正创伤

    在李宝莉与马学武的婚姻拉锯中,儿子马文昭是唯一无辜的受害者。

    他的人生,过早的充斥着对婚姻生活的负面情绪,完全湮灭在了一团漆黑的绝望中。他将父亲的死,归咎于母亲情感上的戕害。于是乎,在失去父亲的同时,他也斩断了对母亲的情感依赖。

    十年间,他拒绝与母亲在生活上任何形式的的情感沟通。母子亲情,瞬间粉转黑。然而,母亲对自己的不断付出,又让他的这种对抗情绪无法做到完全决裂。可以想象,长期处于这种矛盾的生活状态,马文昭对未来的婚姻观以及与妻子相处,或许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最低限度,也导致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合格的榜样可供学习和参考。

    这种心理创伤的成因是只能归咎于李宝莉和马学武失败的婚姻生活。而这种状态存在于中国部分离异的单亲家庭,直接影响了两代人的人生走向。

    对于马文昭对待宝莉的绝情,似乎也无法过多的指责。毕竟当他知道了自己的母亲设计陷害了自己的父亲,间接导致后者自杀身亡,导致自己家庭破裂,无论是谁都将难以接受。

    不过,影片留白处的马文昭,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一定会原谅自己的母亲,同时也认识到父亲并不是悲壮的英雄。一个情感破裂的家庭,责任一定是双方的。自己对于一方的苛责,便必然产生对另一方的误解。

    关于这一点,我坚信。

    结论  “如果当初离婚,生活会更好吗?”

    全片的尾声,宝莉收拾自己的行李,挑着扁担离开苦熬了十年的“家”。在临出门的一刻,她平淡的对婆婆说,“如果当初自己与马学武离婚,会不会就不会有后来这么多事。”

    在宝莉看来,自己这些年所遭受的苦难,或许是当初坚持没有离婚这个错误导致的悲惨结果。那么,如果当初宝莉选择与马学武离婚,她的生活会不会没有后来那么多事,会不会好一些?

    如果不是儿子马文昭抓住了自己构陷丈夫的证据,她会不会意识到,自己对婚姻和家庭所作出的伤害?当儿子跟自己在天台对峙的那一刻,在儿子的诘问声中,她或许才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陷害马学武行为的正当性,进而意识到她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悲惨状态或许有这个动作有着莫大的关联。

    就婚姻而言,作为顶着全家整片天的大女人,宝莉太过强势,太过凌厉,缺少了女人似水的柔情与温存。她的一味刚猛既伤害到了别人,也伤害到自己。正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婚姻的世界里,她拼的越向前,自己和对方就伤的越痛苦。她不知道有的时候退一步比进一步更重要,而这种婚姻生活中应有的智慧艺术,她始终都没有真正参悟到。

    就自身而言,宝莉缺乏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感知。她习惯性的恪守原有的生活模式,拒绝通过学习进入陌生的领域。如此一来,她改变自己现状的可能性被难以突破的自我所框定,范围仅仅局限在了“扁担”这个代表着即将被淘汰的行当,以及她背后又将再次被历史驱逐的人生。关于这一点,宝莉甚至没有坐了十多年牢的建建看的明白。

    好在影片的尾声,在江边烟火绚丽的爆裂声中、在跟儿子一般无二几个年轻人欢乐的笑声中,圆满完成抚养儿子长大成人的宝莉获得了彻底释然。她清楚的明白,自己已经完成了对这个家庭的责任,把房产划分给儿子,她在心理上便不再背负任何的债务。

    将来的生活,宝莉要走出前半生的阴霾,为自己而活。

    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判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选择一次,人生会不会更好?--《万箭穿心》的悲剧性与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ol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