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从行文角度看,这并不是一篇好的文章,虽有核心,但逻辑有些缺失。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更能体现出本文作者的心路历程。以过往参当下,以修炼照情怀,言理,惜字如金;抒情,泼墨如水。这,或许也是智慧的一种。
从三清山回来已有好几天了,可深深的失落依旧弥漫着整个身心,都市的车水马龙冲淡不了山中雨后缭绕的云雾,海边的椰树林摇曳不出三清的风骨。在山中,课间撑拔的微汗四溢浸润着相遇的感动和美好,课后的浑身舒畅延展着对往后的无限希翼。可曾想,课结人散,回到日常的轨道,却是如此的惆怅··未知苦处,不信神佛,·一切,只因相遇太美。
去三清山也有几次了,如此难舍却是头一回。这些年,一直孤独的走在自我发现的途中,看过很多书,走过很多地方,也遇见过很多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有过。唯独这次的遇见让我可以在三清深处,不管是苍山还是云海,看山依旧是山,望水依旧是水。渐渐地,过往的那些景,已模糊迷蒙,难寻,也不必再寻。
没有地狱,天堂何在?或许,是这次的相遇真正触及了心底最真最软之处,或许,是心底一直蕴藏这这份最烈的渴仰,只是这次被山中的清风推开长久紧闭的心窗,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听见了不一样的声音,有“境”的深度,有“界”的高度。有形而上的“道”,也有形而下的“器”,一切都应和着“三易”之律,让儒,释,道在这次相遇里,妥帖安放。
不同的“境”有不同的“场”,处于不同的“场”的众生即使看的是同一景,也会有不同的“悟”。所谓的客观,也是一个“场”,在这个“场”里,只有没有利益冲突的因果律,而不能排除众生的好与恶。缘分也是一个“场”,人与人的遇见,拳与桩的遇见,过往与当下,当下与未来,不管是修来世还是求今生,不管是“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还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在这缘分的“场”里,除了珍惜还需坚持,才能让修炼、修行更有价值,以炼为修,以修同行,让每个当下开而不离,合而不腻,让往后所有的日子都值得期待和憧憬。
如来和因果这词,迷信和信仰都用得着。所谓的命运,除了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出错多少的区别而已。遇见是一种因果律,无所来无所去,人与人之间有遵循规律的“路标”存在,可以彼此借鉴、参照、共渡,有情怀在弥漫。拳与桩之间,则彼此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叫“功”。功是规律的、因果的,只是说多听多了就品不出它的神道。但即使觉得它再平常,并不代表就懂了,更不意味着就能遵规律、尊因果去操作。有的在吹气显灵,有的在落地生根。
不管世间何种形式的相遇,缘分越深,入境就会深,滤掉的杂质就会越多,界的提升就会越纯越高。“从此回不去了!”也许是对这另一扇窗户价值最大的默认以及对这份遇见最深的眷恋。拳,是合群的,在群中固守着意识,期待着领导力的救赎。桩,是孤独的,在独中日益丰满着思辨,以路标为参照,完成着灵魂的涅槃。和与同,色与空,阴与阳在规律的撮合下,自渡也共渡,彼此成就,束展共频。骨肉分离,可以各自安好;内外三合,演绎着整体若一。这一切,有了合道的自律,剩下的,只是加以时间纬度的考量。
埋怨缘分太浅,只因修为不够。觉者与众生只是社会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人人都有所觉,也有所不觉。所处的“场”不同,观点自然会有差异,这正是“渡”的意义所在。探究竟、溯根源,需自渡也许共渡;寻同异、求共体,需共渡也需自渡。可忍死别,难承生离,但只要“果”可期,便不惧“因”有多劫,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只要马行千里,不洗尘沙,便能身着白衣,心有缎锦。喜欢“思想”这个词,它会形成语言,改变行为,陪固习惯,成就命运。未知苦楚,不信神佛,念念不忘,定有回响。
当年神拳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如今一桩在身,始悟法、术、道。道生一,术生万,不管是人民还是众生,阶层始终存在;不论信息如何透明,圈层也始终存在。有些邂逅,只是一程;有些遇见,深植灵魂。只要那扇窗还开着,便不管季节如何更迭,晨凝暮望皆是风景,入眼入心。如今拳、桩暂别,心如刀绞,无语凝噎,只因这份遇见情太真,缘太深。说告别,难舍便已在其中……喜欢“婆、娑”的组合,不管是《诗经》的婆娑,还是《大悲咒》的娑婆,有了曲线的寻觅,缺憾也是妙曼。星海横流,岁月成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