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小说《烟雨濛濛》,字里行间透着悲剧的气息。看完整部小说,觉得有一些意难平,试着以自己的想法分析分析。
造成这出悲剧的人,到底是谁?陆依萍吗?
如果,依萍不是那么的要强,不是那么的恩怨分明,不是那么的倔强偏激,那么,她人生的走向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依萍只是一个怯弱柔和的人,那么,她会默默地接受来自父亲所有的情绪(斥责和鞭打),接受父亲在生活上的帮助,接受王雪琴的冷嘲热讽,以及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的白眼与不屑(除了如萍)。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依萍和母亲会一直过着依赖别人屈辱的生活。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会有一个可以相互扶持的伴侣,忍气吞声、平平庸庸地生活着。
这样的生活,看不见光明,然而也不会陷入黑暗,而是黯淡无光的,没有生气的。如果依萍这样妥协了,那么,她母亲的人生就是她的未来。
但是,依萍从来不是一个软弱的人,有仇必报是她的人生信条。诚如她所说的“你不来惹我,我决不去惹你,但,如果你先来招惹我,那就别怪我出手不留情面了!我是不甘心受欺侮的!”
依萍是一个性格激烈的人,爱憎分明,绝对不会委委屈屈地生活。于是,依萍选择了报复,向虐待她的人讨回被践踏在脚下的尊严。
一个人,没有理由地被别人深深刺伤,虽然伤口终究会愈合,然而当时的痛楚,以及触目惊心的伤疤,始终会提醒着这个人,曾经受到过的伤害。
依萍就是这样,她永远都不会忘记所受到的一切(父亲当众狠狠的鞭打,王雪琴刻薄的讥嘲)。虽然,那些伤痕在心里是看不见的,却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她:依萍,你要复仇。
于是,依萍就这样,给自己织了茧,就再也钻不出来。依萍,迷失在黑暗之中,却无法自拔,整天想着报仇。母亲的劝导和好友方瑜的开解,全都没有效果。依萍,只想着报复后的快感,却没有考虑到报复的后果有多严重(一意孤行)。
于是,依萍按着计划展开了行动。步步为营,抢了如萍的男朋友何书桓(如萍因此大受打击,埋下悲惨的伏笔),调查王雪琴的婚外情(意外的收获),最后竟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以惨淡结束了一切。
所有人,都没有避免。如萍饮弹自尽,尔豪离家出走,王雪琴锒铛入狱,尔杰住进孤儿院,陆振华受刺激而生病死去,何书桓远走他国……这是悲剧。
依萍,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失去爱情(一开始是刻意的接近何书桓,后来假戏真做爱上了何书桓)和亲情,令她迷茫。有些悲剧本可以避免,但是性格原因逃不过,躲不去。依萍的性格是有缺陷的。
故事的结尾,是何书桓给依萍的来信,表达着何书桓的无奈。依萍望着窗外,濛濛的烟雨仍然无边无际地洒着。曾经挚爱的人,永远不会再在一起了(如萍的死,永远是他们之间的一个死结,永远也解不开的死结)。
或许,多年以后,他们重逢,却只能是普普通通的朋友而已。爱得那么认真,爱得那么深沉,最终,还是分开了。
依萍,她得到了什么?是谁,葬送了她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