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爱憎分明,总想着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位盖世英雄,以我之清流,荡尽世间不平事。那时候,对不喜欢的人总是嗤之以鼻,对坏人更是深恶痛绝。
年少时候的思维一般停留在一元思维和二元思维上面。一元思维,简单理解,就是因果思维,直线思维,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绝不接受其它;二元思维呢,就是矛盾思维,也叫对立思维,因为心里只有黑与白,或者对和错,没有折中。
第一次对“灰色”的认知,是在学生时代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讲素描,讲到了在黑与白之间,还有一种重要的色彩,叫灰。只有合理的安排黑白灰的色调,画面才会变得丰富,作品才具有和谐统一的美感。
道德经里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人的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灰色思维”,这种思维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此即彼。因为世界不是棱角分明的,它是混沌的,也是无常的,很多事情也不是单一和对立的,而是并存的,就像太极图中黑中有白,白中也有黑,黑的极致可以是白,白的极致也会是黑。
成年人,应该都要具有“灰色思维”,它是不偏不倚的高级思维,对任何事物的看待都有不同的维度和观点,最终寻求到一个平衡点。生命不能重来,但人生的很多历程,是可以用灰色思维去迂回,去转折,去重塑。
当我们用灰色思维去思考人生,认知世界,才能在对立中获得共赢,在矛盾中获得统一。把握好分寸,把握准尺度,才是生活的最高艺术,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