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看手机,看到前几天禅修的群里发了禅修回顾的文章。有“自己”的文章肯定要好好看了。
有图有文,图片大部分是群体照,只有一张特写,是跟我们住一个宿舍的徐女士认真听课的抓拍。“嘘,凭什么放她的照片?又不漂亮,人品又差,脾气古怪。”我心里鄙夷了一番。
继续往下看,学员分享。一半的篇幅给了我的同学。我承认,我同学分享发言时,条理清晰,表达流畅,但很多门外汉的内容。我的发言条理也很清楚,内容直切主题,怎么没有我的呢?
心里有点酸,直接想把群消息设为“不关注”。
要在以前,这种鄙夷不屑和嫉妒的酸不溜秋的情绪会在我的头脑里心里翻腾几次,翻腾一段时间。
但现在不会了。念头一起来我就觉察到了。觉察到以后,我即告诉自己:我有了评判,我有了嫉妒心。
即起即觉,即觉即止。念头就这么好玩。你一觉知它,它就消失了。就像雨点刚落在衣服上,抖抖就没了。如果你觉知不到,它就会慢慢渗透到你的衣服里,留下痕迹。
觉知,是一种如实知。不加任何分别和评判。一旦加入评判,就会有情绪,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对抗,对抗产生压力,越对抗,越难以释放。
觉知也是一种全然接受。“我知道,我升起了嫉妒心。” “我知道,我现在高兴。”“我知道我现在……”不管好坏是非短长,就是“我知道我在……”的模式。
每个人都会有卑劣的想法,也都会有崇高的想法。全然觉知它,接纳它,才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你。
这种觉知不是空洞的自我安慰。不是用你有限的认知去思考、分别、评判。是没有二元对立的正念思维。
正念带来正行,正行带来正果。正果就是我们越来越趋近真实的自己,越来越平静平和,心智越来越强。
如实觉知,坦然接纳。“我”本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