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学习最高效?12012018

如何学习最高效?12012018

作者: 把大象装进冰箱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08:31 被阅读12次

在学校,有两类学生,一类很勤奋,上课努力做笔记,并且还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重点,笔记工工整整、密密麻麻,而且他们还善于不断地复习。而另一类学生看似很懒,听完课之后,就把书一扔,考试前简单做下复习。

但最后的考试成绩,那些看似很懒的学生反而好。当然我并不是打击勤奋学习的品质,也不是鼓励大家懒散,我们抛开这些道德评判,重新去认识一下学习。为什么看似懒散的学生成绩反而更好呢?

我先给出答案,大量复习并不见得有多高效,太漂亮的笔记只会让你忘得更快,为什么呢?

有科学家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分AB两组人员,记忆英文单词。A组人员一天从早到晚一直背单词,不停地复习。B组每背20分钟单词,就穿插做一些数学题,中间还有休息,最后晚上验收单词量的时候,B组人员记忆的单词数量更多。为什么呢?

我们大脑对新知识,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虽然B组人员中间做了数学题,看似浪费了时间,其实,大脑正在利用这空挡偷偷地消化。而A组人员看似背了很多,但与此同时,大脑因为缺少时间消化单词,最后效果反而没有B组好。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你遇到一个难题,怎么也解决不了,但神奇的是,早上醒来,突然就想通了。再比如,我读完一本书,先不去复习,故意拖到第二天,再做思维导图。

所以,高效学习的策略之一:学习要有间隔,交叉学习,比如,学了英文可以学学数学,要给大脑留有消化吸收的时间。

此外,前面我提到了,为什么做笔记反而让你忘得更快呢?因为笔记会给大脑错误的信息,以为自己什么都记住了。或许你有些困惑,记笔记不是一个好习惯吗?

的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我们今天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笔记这件事

有一所学校,由于疏忽,订购了一匹质量极差的教科书。这批教科书很糟糕,纸张泛黄,印刷不清晰,中间甚至还有一些错别字。但奇怪的是,期末考试成绩,那些拿到差教科书的学生,成绩反而好那么一点点。为什么呢?

因为差教科书增加了阅读难度。比如,自己不清晰,学生得很努力,才能看清;有错别字,学生为了读懂,得时时刻刻地纠错,这些困难反而促使学生保持专注。

而工工整整的笔记反而激活不了大脑,你想啊,学生把所有的注释、要点等等,全部写在书上,这的确减轻大脑的负担,学得更轻松了,但大脑也因此缺少了必要的痛苦,一种绞尽脑汁想问题、也想不出来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恰恰是高效学习的捷径。

这就是高效学习的第二个策略,在学习中,给你的大脑增加学习的难度。

写作是一个很锻炼思考能力的方法,因为你得讲明白一件事,而且还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写出来,这迫使你不断地思考,而不是浅尝辄止。

同样的道理,如果老师和学生一起学全新的知识,老师一定比学生学得好,为什么呢?倒不是老师这个身份,因为在我看来,老师也是学生。只不过老师是带着目的去学习,学完之后是要教给学生的,也因此,老师会比学生想得更深入,学得当然更好。

所以,高效学习的第三个策略就是,用教别人的心态去学习,比如,你听了一个故事,你找个人,复述一遍,虽然中途会断片、会卡住,但这绝对令你印象深刻。

在这过程中,你不断地在大脑中搜索答案,你的脑神经被激活了,原先毫无关联的神经节点,奇妙地连接在了一起,你的学习当然高效。

最后总结下,学习不光要勤奋,也要讲究策略:1、学习要有间隔,给大脑一些消化吸收的时间;2、别让大脑太舒服,时不时给他穿穿小鞋,让他难受;3、在学习技能的时候,要想着教别人,如果你能把别人都教会了,那说明你真得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学习最高效?120120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rl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