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葫芦长出来之后孩子们每天都想去照顾一下,拔拔草,浇浇水。孩子们很开心,我们种的西葫芦终于长出来了。
这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去照顾小植物们的时候,却发现:
幼: 老师,你看西葫芦怎么了?
幼:西葫芦生病了吗?
幼:西葫芦已经烂掉了。
幼:西葫芦是不是要死了?
的确是在一棵西葫芦上一个小西葫芦变黄并且尖头位置已经发生了一点点腐烂,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是不是被虫子吃的所以死掉了。
幼:肯定是浇水把它给淹死了。
师:你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一项一项的来排查一下吧,到底是什么原因,首先是虫子,看看西葫芦的秧上面有没有虫子。
幼:啊~有,一只蚂蚁在上面。
幼:对,我也看到了一只蚂蚁。
师:那你们观察一下,蚂蚁吃西葫芦吗?
幼:不吃,它只是在上面爬。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
幼:啊~老师,西葫芦好扎啊,它有刺。
师:对,这就是植物的自我保护,在自然环境中长有刺就不容易被其他小动物或者小昆虫吃掉。
幼:老师,小蚂蚁不吃西葫芦,它又爬到地上了。
师:是的,小蚂蚁可是小植物的好朋友呢~它会帮助小植物检查身上有没有小蚜虫,然后吃掉小蚜虫,保护植物。
幼:就像医生一样。
师:对,就像小医生一样。没有虫子,那我们就排除了第一种答案,还有第二种:到底是不是水浇多了,烂掉了呢?
怎么证明呢?实验是最常用的探究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本身并不具备做实验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做实验探究去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
于是我们找到了三只小西葫芦:
一只给它浇很多的水
一只浇水后将它用木片垫高
一只自然生长,作为参照。
两天后,我们再去观察发现:
幼:又烂掉了
幼:烂掉了好几个。
幼:有一个长的真大啊。
师:对~我们看到西葫芦即使垫高,仍旧烂掉了,这个自然生长的作为参照的也烂掉了,浇很多水的长的比之前更大了,因为浇水后很快就渗到土里去了。结果证明,西葫芦变黄烂掉也不是浇水多的原因。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观察发现:凡是最先长的西葫芦都能长大,后面长的就会变黄最后腐烂,应该是土壤的营养不足,导致后期的西葫芦生长无法及时供应。这个想法在脑海中一直徘徊着。正好幼儿园前期呕的大豆肥也差不多了,我们拿来给其中的三棵施肥,一棵不施肥,然后继续观察记录。
教师思考:在这次的实验中,我们的确发现西葫芦的腐烂和浇水的多少、与地面潮湿没有关系,虽然我们分为了三组进行实验,但是缺乏实验的严谨性:
1.应该将实验的小西葫芦进行明确编号,
2.虽然西葫芦长的不多,但在选择上也应该选择大小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3.西葫芦不能选择同一株植物
这样幼儿在观察中才能更加清晰,明确。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