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内卷加剧,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辛苦加剧。
尤其是90后青年,向上奋斗房价压着,向下躺平又不甘心。
于是个个变成了网上口嗨战斗士,个个吐槽内卷呼吁躺平。
可是躺平也不见得是好事啊。
我以躺平中的阶段展现模式—躺尸为例,小聊躺平感受。
1、懒散式无聊
因为疫情缘故,我已经在家躺尸将近一个月,几乎做到足不出户,这个房间躺躺,那个房间转转。刚开始特别舒服,看剧刷手机睡觉吃零食,人生简直妙哉妙哉!
可是,时间长了以后,渐渐发现这种生活好无聊且无趣。然后就再也看不下电视,刷手机也不好玩了,零食也不好吃,只剩下躺着发呆。
也许刚开始我还想着有时间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书练字学外语等等。但身处这个漫无目的的环境中,懒散会告诉你躺着先。
2、无目标式焦虑
长时间处在闲散状态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奋斗衍生出的焦虑。
人会在过度闲散无聊中不断发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催发出眼下生活没有创造收益的焦虑。
焦虑于现下的生活无意义,焦虑于不能马上找到创造收益填补空虚的迷茫,焦虑于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恐惧。
其实这都根源于自己并不认同现下的生活状态,并认为自己配不起这种生活,现下过上这种闲散生活是有罪的。
终究原因就是:人虽躺平,心却不甘躺平!
3、无压力式努力犹如过家家
人在忙碌时也会感慨,如果给自己时间,自己会怎样怎样。但是当真正给你时间时,你反而不会做了。
何故?
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辛苦or躺平,肯定选择躺平。这个世界上带着奋斗性质的事情都是要付出努力和血泪的,并非轻轻松松可以做到。
也就是动力带来压力,压力反作用于动力。
而现在,将押付在你身上的重担拿走,你反而会迷茫,会失去努力前进的动力,变得迷茫不知所措。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人会在有压力时感慨希望多点时间可以做得更完美,而真正给时间了反而不会去做的怪象。
人性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