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与石窟打上了印度佛教建筑的烙印,南北朝时期是这两类建筑最重要的开创时代,尤其是北魏洛阳永宁寺塔以及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佛塔称为窣堵波,象征的是释迦摩尼的坟冢,最初佛教反偶像崇拜,窣堵波就是信徒最重要的礼拜对象,其外形以建在基坛上的一个半球形为主体,形如一只倒扣的碗,象征印度神话中宇宙的金卵。支提为礼拜场所,包括安置象征性窣堵波的塔庙、讲堂或佛殿。毗诃罗为僧人居住的僧房、精舍或寺院。如果说窣堵波是有外无内的建筑类型,石窟寺则是有内无外。
影响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最重要的印度原型包括健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贵霜时代的健陀罗艺术是希腊、罗马与印度佛教艺术的混血儿,因为大乘佛教的兴起,创造了著名的健陀罗佛像。佛像特征有:头部呈阿波罗式希腊美男子面容,脸型椭圆,眉毛细长而微弯,深眼窝,薄嘴唇,鼻梁笔直隆起并与额头直接连通而没有丝毫凹陷,耳垂拉长,波浪式鬈发,眉间有圆点,身披类罗马长袍的通肩式僧衣。而笈多佛像则代表印度古典艺术的最高成就,分马图拉样式(湿衣佛像)和萨尔那特样式(裸体佛像),前者特征为:印度人的脸型,希腊式的鼻子,更加低垂的眼帘,整齐的呈右旋造型的螺发,嘴唇尤其下唇异常宽厚,嘴角微笑自然,下巴圆润丰满,颈部出现三道明显褶痕,单薄的僧衣紧贴身体,如被水浸湿呈半透明状,后者则僧衣更薄,恍如裸体,仔细辨别方能发现领口、袖口。
汉魏两晋时期的佛寺建筑均以佛塔为主体,时称浮图、浮屠或佛图。汉魏西晋时期尚未出现三层以上佛塔,东晋十六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五层塔,南北朝出现七层塔。519年的永宁寺塔(木质)高度估计达到了133.7米。楼阁式与单层密檐塔是中国古代佛塔最重要类型,楼阁式塔的主体是楼阁部分,每层都有完整的主柱、横梁、斗拱、屋檐,每层高度递减;而单层密檐塔只有一层塔身,再往上各重屋檐密密相叠。唐以后佛塔则逐渐以八角型居多,砖石结构的佛塔成为主流。中国境内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公元三世纪末,发扬光大期间在北魏,唐达于极盛。宋元之后渐趋低潮,并一改印度石窟有内无外的风格,变为内石外木的建筑形式。大佛窟、佛殿窟、塔庙窟是中国石窟寺的主要窟室类型。窟室前壁门洞上方开有明窗,从此一步步实现整座窟室的凿岩工程。
敦煌石窟主要包括莫高窟,榆林窟与西千佛洞三处。莫高窟的塔庙窟皆作中心方柱窟,没有将方柱雕作佛塔的做法,前半部接一个带双坡顶或人字坡顶的空间,方柱四面设龛。隋时中心柱下部方座、中部方台四面设龛,上部作七层圆形倒塔并四龙环绕,是向佛殿窟的过渡类型。敦煌石窟属酒泉系砂砾岩结构,石质过于坚硬,因此壁画最终成为莫高窟之灵魂,而飞天造型也逐渐汉化,轻盈、乘风。首先消除体积感,用浮雕代替圆雕和高浮雕,最后绘画代替教雕刻。石窟佛像多用石胎泥塑,开凿时留好大像石胚,外部再以草泥塑形,对手指的塑造尤其精细,以木为骨,再捆扎芦苇,最后以泥塑造。隋唐时一铺标准配置的雕像群为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和二天王,菩萨像也在这一时期渐趋女性化。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群,分前后两期:前期开凿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后期开凿于450~650年间,壁画以深棕、朱红、淡黄与烟黑为主调,点缀少量白色与金色。
中国文化讲究乐而不淫,所以摒弃了印度艺术中的艳情味,糅合中国绘画所追求的气韵生动,使得飞天与西方维纳斯、印度药叉女并列的人体艺术瑰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