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榴琏菌
在电影里寻找灵魂
原创首发公众号:榴琏娱乐
导语:
去年上映了一部动画《变身特工》
票房惨淡,全国票房仅3000万
而全球票房9000万美金,超国内18倍。
很多人不知道这部动画,
知道了也不想看
无非是好莱坞套路电影
特工题材玩的最好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国内票房也只不过贡献了4.5亿人民币。
巧的是这两部电影出品方都是二十世纪福斯。
《变身特工》却被国内低估。
榴琏菌特别想写这部动画的原因在于
《变身特工》不仅仅是一部逗你玩儿的电影
它还讲了一个很多人知道,却做不到的成人童话:
1:理所当然的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从《角斗士》到不胜枚举的电影
复仇、以暴制暴、以牙还牙这件事
仿佛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理所当然
别人打你一拳,不照样还回去
就没了风骨,太过佛系
复仇作为莎翁时期故事的一大分类
在今天依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爽片
在很多好莱坞电影中
复仇题材卷了不少电影票房
连大师级导演都曾染指复仇
表达以牙还牙的暴力美学
和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复仇观念。
比如昆汀的《杀死比尔》
比如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
然而《变身特工》却打破了这种传统
感觉像在致敬甘地——非暴力
榴琏菌在猜测
或许就是这种非比寻常的价值观
才吸引来荷兰弟和史皇联手加盟
为这部动画片贡献演技。
2:非杀伤武器的可能
荷兰弟饰演的沃尔特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
从小喜欢发明制造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警察妈妈不但没有责怪他淘气
反而鼓励他,他的发明可以改变世界。
反观国内很多家庭教育
如果养了这么个喜欢拆家的熊孩子
不得又打又骂
让他向领居家的孩子学习
要做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小孩。
沃尔特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
警察妈妈去世后
本菌一度以为这是个复仇电影,
没想到的是长大的沃尔特依然是个
纯真的小孩。
沃尔特在特工局发明武器
当同事在研究如何制造
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时候
他在研究如何让武器限制对方行动
不伤人性命!
沃尔特的理念换来的是同事的嘲笑,
包括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超级特工兰斯
沃尔特因为他的非杀伤武器被开除
直到兰斯被冤枉才想起特工局这朵奇葩
兰斯的对手凯勒变成兰斯的模样作恶
长满嘴也说不清的兰斯想起了
沃尔特的隐身发明。
沃尔特果然没让兰斯失望
把他变成了一只鸽子
这样也没错
毕竟鸽子随处可见
榴琏菌不想讨论剧情
很多看过的觉得俗套
本菌想聊的是沃尔特的非杀伤武器:
比如洒在空中的亮片
出现可爱的猫咪脸
比如泡泡胶
让敌人丧失战斗力,
这些眼花缭乱看起来
过家家一样低幼的武器
都在说明沃尔特的价值观
尊重每一个生命
哪怕是我们的敌人。
沃尔特有一个救生球
在最后大反派带着他升空的那一刻
沃尔特把救生球给了反派。
值得一提的是反派的动机
追杀兰斯是为了给被兰斯杀害的战友复仇。
凯勒被沃尔特的自我牺牲震撼了
菌也是
沃尔特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别人的生命。
用自己的生命捍卫非暴力这一在现代
社会罕见的价值观。
3:以德报怨离我们还有多远?
以德报怨出自论语,仿佛两千年前
孔子就以儒家之道教导众人,
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包括孔子本人,
这句话后两句才体现出孔子的真正思想: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在和其弟子谈论生活智慧的时候,他的弟子说“如果被人欺负了,那我给他好处去感化他,可以吗?”
孔子回答说,如果别人欺负了你,你反而去给他好处,以此来感化他,那么他不会认为你是仁义的那一个,反而以为你惧怕他。他伤害了你,你反而去讨好他,那么你如何去回报对你好的人呢?因此面对伤害你的人,你就只有将你的痛苦还寄给他,他才知道他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以此来改正。而对于对你好的人,你就要加倍对他好。
原来,连孔子都认为以德报怨是不对的。
何况我们现代人。
《变身特工》极其难得的地方在于
他讲了一个很多人不喜欢的成人童话
以德报怨,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伤害别人。
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在国内口碑一般的原因。
对于以德报怨的不认同
逐渐成为一种价值观绝对正确的主流观点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放弃了智慧和胸怀的做法。
最后:
前段时间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日本向中国捐赠大批口罩
甚至一个小姑娘在日本街头募捐。
这让很多国民意外并大赞日本义举。
很多人都记得七十多年前的仇恨
但几乎没有人知道日本也有共产党
曾经帮助过我们。
日本人也看过中国的抗日神剧
但还是会向中国伸出援手。
毕竟面对病毒,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以德报怨做到很难吗?
只要心里有这颗种子
并不难。
在这种价值观下
沃尔特的非杀伤武器或许可以
并不只是一个
天马行空的脑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