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食育课程下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实践性成果总结

《食育课程下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实践性成果总结

作者: 七彩童画素质美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22:27 被阅读0次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打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看过的相关书籍有:《爱的艺术》、《爱的教育》、《儿童心理学》、《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该给孩子吃什么(健康决定于幼时饮食)》、《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好孩子好习惯》等,努力从理念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现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为途径,促进幼儿健康进餐。

    良好的情绪是增加孩子食欲的前提,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进餐的关键,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吃饭前,老师用赞美的语气介绍饭菜的名称、营养价值和味道,促进幼儿消化腺的分泌,从而增进他们是食欲,另外还可设计一些情境表演,如:“我的小手真能干”、或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等活动来激发孩子自己吃饭的兴趣。在进餐中及时表扬吃饭有进步的幼儿,对食欲差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进餐的情绪,打消厌食心理。挑食偏食是幼儿常见和问题,易造成营养摄入不平衡。我们采取由少到多逐步训练方法,并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等形式,让幼儿懂得一些营养知识,从而愿意品尝各种不同的食物,除此之外,我们让幼儿参与简单的栽种、采摘、烹饪等实践活动,对于这些实质性的操作活动,孩子最感兴趣不过了,而我们的实践也证明,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在用餐时会很自觉地吃上蔬菜了。

    3.以幼儿园德育教育生活化为背景,提高幼儿进餐礼仪的规范。

    3-6岁是幼儿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 从入园第一天起,老师们就开始对幼儿进“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进餐过程中老师针对我园的具体情况,我们将进餐礼仪分餐前礼仪、用餐礼仪、餐后礼仪。

    餐前礼仪 :勤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不生病、少生病的法宝,所以在吃饭之前小朋友们一定要记得洗手

    用餐礼仪 :进餐过程中老师们关注幼儿进餐情况,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保证每个小朋友的进餐质量。进餐时不说话,独立进餐,手扶餐盘。不挑食、不浪费,米饭要吃光光。

    餐后礼仪:正确放碗勺、清理桌面、饭后漱口,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对其一生具有良好的意义。

    在这些礼仪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逐层递进的方式。例如:孩子刚入园的这段时间,我们着重培养他们正确使用餐具的能力,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练习,在班级的区域角中,开设了生活区,通过给孩子们提供调羹、瓶子小娃娃、塑料小颗粒等材料,指导孩子们用调羹来给瓶子小娃娃喂饭,在活动区的开展中,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拿调羹的方法,对餐具的使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通过生动的情景游戏“到小鸡家做客”,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礼貌进餐,通过主人小鸡扮演者的逐一演示,孩子们了解了在进餐过程中餐具之间不能发出很大的响声,在进餐完毕后要将餐具按类别分别放在指定地方。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和指导,给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以家园沟通为桥梁,巩固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一是引导家长做好榜样作用,作为挑食儿童的家长,自己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孩子的挑食偏食是否是延续自己。

    二是引导家长掌握小孩的饮食规律性,把孩子吃饭的时间固定,使小孩在每次餐前,保持空腹,产生饥饿状态,以刺激大脑进食中枢产生食欲,这样既可以避免偏食、厌食的发生,又同时使小孩在进餐后感到身体和情绪上的满足,产生快乐感,这种满足又可以进一步促进食欲的良性发展和完善。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并尽可能将看电视与吃饭时间错开。

    三是引导家长在做菜时尽量将菜切得均匀,以免儿童进食时挑来捡去。另外给孩子做饭应多花心思,除了合理搭配食物的色、香、味以外,还发挥一点想象力,例如把食物拼成孩子喜欢的造型或卡通图案,以此来刺激儿童的胃口,减少孩子的挑食现象。在家园的合作促进下,孩子们的进餐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育课程下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实践性成果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vx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