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米有幸拜读了温义飞老师撰写的《经济学家的奇招》。
原文精彩摘抄
早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时,就已经有人在发美国的国难财。袭击发生的3天前,市场上做空美国航空公司的股票交易量是平常的286倍。全世界多个交易所出现了关于航空业的异常交易,有个新注册的账户在“9·11”事件中直接盈利数千万美元,这笔钱至今也没人认领。
不需要是什么专家,普通人也看得出来,肯定有人提前知道这场袭击将要发生。
于是,CIA从2005年起,开始在股票市场里搜集线索。
一场得逞的袭击,必然导致股市暴跌,只要提前做空,就能大赚一笔;就算袭击失败,只需按正常流程把钱取回来即可,可谓万无一失。
……
美股数量众多,如果把每一秒钟的交易都监控起来,数据量太大。于是CIA就选了跟恐怖袭击有关的400多只股票,例如邮轮、酒店、机场之类的股票,将它们的日常交易监控起来。
异常交易其实非常显眼。大多数股票在涨,突然一只机场股票跌了;或者是平常无人关注的火车公司的股票,突然被大量卖空,都是一种警示。
这些异常有可能是突发事件导致的。比如,大客户突然跟竞争对手合作了,那么,这种交易倒也合情合理。
可是如果没什么相关新闻,股票还是被突然卖空,那么很明显,有人知道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2006年8月,这个模型成功预测了一场针对伦敦的液体炸弹袭击。这场袭击原计划在空中引爆10架飞机,杀死两三千人。CIA联合伦敦警察抓获了数十名恐怖分子。
【作者】温义飞
【摘自】浙江大学出版社《脑洞经济学:人人都要有的经济学思维》一书
【来源】《读者》2023年第9期
【资料】学习强国-强国号发布
【米语】越善用大数据越容易发现真相。
网友评论